日本冷凍技術將改變世界
2019/09/12
此前,從日本向香港進行保冷運輸時,香港機場至倉庫和倉庫至配送中心,這期間的運輸和倉庫內業務交給了當地企業。不過,貨物有時會在常溫下放置,配送品質存在課題。雅瑪多控股在香港取得了24小時保管和分揀冷凍商品的牌照,通過自産化提高了品質。
雅瑪多控股的舉措正是冷鏈運輸的難處。冷凍食品從生産者流向加工業者、倉庫、零售店,最後流向消費者。但是,如果不適當管理溫度,食材品質有可能下降。按字面意思,運輸、倉庫和分揀等連續的「鏈條」缺少任何一個環節都無法發揮功能。
香港對日本速凍食品的需求正在增加,即使是一條龍保冷運輸服務也有利可圖。但是,工藤陽介表示「要問能否在全球投資像香港一樣的日式一條龍服務,並非易事」。今後,在冷鏈運輸仍未成熟的新興市場國家,能否培育可保證日本品質的合作夥伴將成為普及的課題。關鍵是將日本品質變為事實上的標準。
2019年6月,丸紅與中國的物流IT企業G7展開業務合作,開始構建中國的冷鏈運輸。丸紅通過北美子公司PLM,涉足冷凍和冷藏拖車的租賃業務。拖車的運營數達到約1萬輛,在北美屬於最大規模。這種運營經驗將應用於中國。
另一方面,G7利用IT,在中國全境涉足約112萬輛卡車的運作管理。將結合兩家公司的IT和金融經驗,提供卡車和冷凍及冷藏拖車的高效運營服務。最早將於2020年啟動服務,最初運營200輛規模的拖車,然後分階段增加。
糧食問題迎來曙光
在新興市場國家等海外擴大冷鏈運輸之際,當地化也是課題。在世界45個國家推廣商用冷凍機的前川製作所的社長前川真指出,「有必要加強提高客戶滿意度的售後服務,同時磨練第一時間掌握當地客戶需求的體制」。
在新興市場國家建立冷鏈運輸,還有助於解決糧食短缺和第一産業的發展問題。例如,MARS公司在摩洛哥展開了冷鏈運輸網的商業化試驗。摩洛哥擁有非洲屈指可數的漁場,同時還是非洲與歐洲的物流門戶。MARS公司計劃在摩洛哥培育水産品的出口産業。
冷鏈運輸作為新的社會基礎設施産業在新興市場國家紮根,將推動農水産品等第一産業,支撐經濟增長。這將讓世界變「COOL」和更加豐裕。在重視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當今,符合時代發展的基礎設施出口模式已浮出水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星正道、江口良輔、平嶋健人、下川真理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