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踏上歸家旅途
2019/11/13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11月12日宣佈,「隼鳥2號」探測器13日從小行星「龍宮」出發飛往地球。預計將在2020年底返回地球,帶回裝有小行星砂石樣本的回收艙。
在約1年半的觀測期間,隼鳥2號2度著陸距離地球約3億公里、岩石密布的小行星,彰顯了日本的技術實力。此外,還被認為在全球首次採集到沉睡于地下的砂石。有望獲得探索太陽系誕生及地球生命起源之謎的線索。
![]() |
負責此次探測任務的JAXA項目經理津田雄一在11月12日的記者會上表示,「獲得了無可非議的成果,全體成員都很滿意」。
初代隼鳥探測器曾在2010年帶回「小行星25143」的微粒子,隼鳥2號是其後繼機型。隼鳥2號於2014年12月從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2018年6月到達龍宮附近。預計到返回地球的總事業費約為289億日元。
隼鳥2號於2019年2月和7月兩次成功著陸龍宮。第2次著陸降在發射金屬彈形成的人造隕石坑附近,被認為採集了地下的砂石樣本等。
和地表相比,地下不容易受到太陽光和宇宙射線的風化影響,處於「新鮮」的狀態,保留著太陽系誕生的46億年前的痕跡。如果發現回收的砂石中混雜的有機物和水分與地球生物之間有共同特點,則能夠證實「衝撞太古地球的小行星帶來了成為生命材料的物質」的假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