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攻防(中) 日本面臨諾獎消失危機
2020/04/16
日本削減國立大學的運營費撥款,奪去了與其直接相關聯的年輕研究人員的職位。體制僵硬的大學也很難推進人才的新陳代謝。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的統計,獲得博士學位後繼續進行研究活動的「博士後」約7成得到的是任期不滿3年的工作(2015年度)。在全球培養高級人才的競爭中,小山翔子覺得「日本正在逆行」。
在直接關係到産業競爭力的人工智慧(AI)領域,日本將為疏于培養研究人員買單。在荷蘭大型學術資訊分析公司愛思唯爾的協作下,對涉及AI領域論文的研究人員數量(2008~2017年)進行分析後發現,日本為中國的8分之1、美國的4分之1。
如果日本的創新人員消失,還將對産業界造成打擊。現在不僅僅是學術界的問題,企業也要認真考慮如何發揮年輕人才的作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新井重德、生川曉、川手伊織、越川智瑛、駿河翼、竹內悠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