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者:楊天任要開啟量子電腦應用新次元
2020/09/27
楊天任原本瞄準的並不是這條的道路,轉捩點出現在研究生時代。在去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留學後,他前往非洲。原因是對通過無人機配送藥品等當地的科技應用産生了興趣。此時,一場重要相遇正等著「對未知的東西充滿期待」的楊天任。
在肯亞和烏干達,他在日本人經營的企業裏實習了3個月。結識了投資這家公司的風投機構ANRI的合夥人鮫島昌弘。由於這個機緣,楊天任被介紹給目前擔任QunaSys顧問的大阪大學教授藤井啟佑和特任準教授根來誠。
![]() |
藤井擔任英國《自然》雜誌刊登的「量子霸權」方面谷歌論文的審稿人,是備受關注的研究人員。在世界範圍內,量子電腦相關的初創企業不斷誕生,藤井認為「日本也需要致力於(量子電腦)實用化的企業」。在此背景下,楊天任舉起了大旗。
在與藤井等人的交流過程中,楊天任不斷感受到蘊藏著開拓「人類處女地」可能性的量子電腦的魅力。與像AI那樣正在普及的技術相比,楊天任更希望給世界帶來「如何才能(使某些東西)變得有用」的技術。他帶著這種想法創建了QunaSys。
楊天任現在是日本國籍。面對引領量子電腦研發的中美兩國,日本看起來處於劣勢,但他表示日本可以一戰,並感到樂觀。首先決定勝敗的是被認為最早引入量子電腦的材料開發領域。
匯聚多家日企的QPARC項目將與材料廠商等展開合作,為了推進在材料開發領域利用量子電腦,將討論學習知識和應用領域等。楊天任認為,如果日本具有優勢的材料開發與量子電腦結合起來,將變得更強。在高效獲取氫氣的人工光合作用和支撐食品生産的催化劑開發等領域,也力爭推動創新。
楊天任屬於迷上之後堅持到底的性格。為了培養年輕工程師,QunaSys還提供免費培訓教材等。將來作為給産品製造等帶來變革的遊戲規則改變者,他的名字有可能傳遍世界。
期待創造革新性材料
量子電腦是利用「量子力學」理論的新一代電腦。1980年代誕生概念,一直被期待能迅速解決傳統電腦難以應對的問題。在一部分用途上,將在數年後開始引進量子電腦,預計到20年後能執行廣泛計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