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科學/技術 > 疫情下,未來5年哪些技術被看好

疫情下,未來5年哪些技術被看好

2020/09/04

PRINT

 

       預防感染和重症化的疫苗也是令人期待的清潔技術。大阪大學特任教授黑崎知博等人向「冠狀病毒萬能疫苗」發起挑戰。黑崎表示「‘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等冠狀病毒每隔10年會出現一次」。黑崎等人確定了變異體的共同點,正在加緊開發對所有冠狀病毒有效的疫苗。

 

 

       現在能夠讓人切實感受到社會正在發生結構性變革的或許是時間運用方式的變化。時間管理將會變得更加重要。

 

       因為需要避免「密集」,消除過度集中已成為迫切問題。能夠在上下班和設施使用方面瞬間提供最佳時間分配的量子電腦等研究被寄予厚望。

 

       另一方面,由於推行居家辦公和網路授課,花在路上的時間減少,可以自己支配的時間增多。人們開始意識到人生的無常和自由時間的價值,以各種形式發揮自己能力的意願高漲。應該也會萌生出不少為社會做貢獻的想法。

 

       在日本國立天文臺,用望遠鏡拍攝的龐大數量的銀河圖像此前一直由研究人員靠自己的眼睛進行分類。天文臺在網上招募幫忙分類的市民,在疫情出現後,應徵人數猛增。全世界共有四千多人加入。

 

       這種現象也顯示出自我表現可能會成為一種趨勢。在戴著口罩無法露出表情的時代,筑波大學助教大澤博隆以前試製的口罩型顯示裝置也許會成為自我表現的工具。這種裝置可以安裝到自己嘴邊,顯示微笑或閉著嘴的影像,向對方傳達自己的感情。

 

 

       各國政府很早就開始關注有助於發展戰略的科學技術預測調查。過去曾被認為荒誕無稽或者認為很久以後才能實現的技術,今後有望加快應用進程。

 

       根據預測,可監測人體情況的「身聯網」技術將會不斷問世。出行記錄和感染情況等個人資訊有可能會被用於保護其他人。雖然有意見認為這是一種監視,但如果主動提供個人資訊的話,就可以掌握人員流動情況和感染途徑,也許能讓自己和社會受益。在未來時代,要讓每個人都能選擇是否接受新技術,同時,如何使用新技術,也需要每個人提出自己的意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張耀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