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用AI預測阿茲海默症準確率超8成
2021/03/02
日本富士底片公司開發出一種技術,能以最高85%的準確率預測出從輕度認知障礙(MCI)發展為阿茲海默症的患者。可通過人工智慧(AI)分析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腦部圖像和基因資訊等,預測2年後的病情。這項技術最早2024年投入使用。用於幫助診斷疾病的AI將能夠預測病情的發展,或將有助於預防疾病。
輕度認知障礙(癡呆症的早期階段)患者中,部分人會發展為阿茲海默症,也有很多人的病情會保持原狀或改善。輕度認知障礙的治療藥物開發接連失敗,原因是沒有發展為癡呆症的患者很難參加臨床試驗並證明藥物的有效性。
|
運用AI分析三維腦部核磁共振圖像 |
富士底片將在製藥企業的臨床試驗中運用AI技術,選定會發展為阿茲海默症、非常需要用藥的患者。還打算將來獲得日本厚生勞動省批准之後,使用AI來幫助診斷這種疾病。
富士底片利用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共同研究資料庫開發出了AI。2020年夏季,通過AI分析了239名擁有輕度認知障礙症狀的患者的數據。據悉,由AI預測這些患者會在2年後發展為阿茲海默症,還是保持輕度認知障礙狀態。與實際病情進行對照後,準確率達到了85%。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預測,以阿茲海默症為中心的癡呆症患者在2015年約有5000萬人。隨著老齡化加劇,到2050年將增加到1.52億人。因此出現了加緊開發藥物的動向。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