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酸檢測進化:5分鐘,高精度
2021/11/22
從目前的檢測技術來看,核酸檢測的準確度很高,被認為達到7成左右。但面臨的課題是病毒的RNA純化和複製需要較長時間,醫務人員存在感染風險。檢查病毒蛋白質的抗原檢測雖然時間較短,但準確度有偏差。需要開發出檢測時間短、準確度高的新技術。
面向診所的新技術即將實用化。源自大阪大學的初創企業Aipore自2020年10月開始銷售利用人工智慧(AI)、通過唾液在5分鐘裏判斷是否感染的研究用檢測試劑盒。把唾液放到半導體晶片上進行檢測。根據病毒的種類,電流的流動方式會有所不同,借此區分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 |
據稱檢測結果90%以上與核酸檢測一致,已達到實用化水準。該公司為了把用途擴大至患者診斷和篩查等領域,力爭獲得醫療器械認證。目前的課題是檢測成本達到數萬日元。Aipore的創始人兼董事谷口正輝(大阪大學教授)表示,「如果半導體晶片能大量生産,成本也將下降。希望將來以數千日元進行1次檢測」。
此外,以不低於核酸檢測的準確度在5分鐘裏完成檢測的技術也已問世。日本理化學研究所開發了放入樣本之後5分鐘內得出結果的檢測儀器。尺寸為可放在辦公桌上的大小,只要放入樣本就能自動給出檢測結果。將向希森美康轉讓技術,到2022年度實現實用化。理化學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員渡邊力也表示,「準確度不低於核酸檢測」。
這種檢測儀器採用表面佈滿微小試管的塑膠晶片。把樣本和試劑放在晶片表面上之後,通過螢光判斷有無病毒。據稱檢測費用不高於核酸檢測。渡邊研究員表示期待稱,「如果放到各地的診所和人員密集的大規模設施,能輕鬆進行檢測」。
目前面臨的課題是研發出在家中能夠輕鬆且準確地進行檢測的試劑盒。日本厚生勞動省9月允許藥房銷售抗原檢測試劑盒,以應對檢測需求。
如果採用更高精度半導體的檢測試劑盒在診所等處得到使用,並且受到信賴,消費者或許也會購買並利用。
日本建立檢測體制遲緩,如何改善成為課題
日本建立新冠檢測體制遲緩。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等創建的數據網站「用數據看世界(Our World in Data)」顯示,日本在感染人數較多的8月下旬的單日檢測數(7日移動平均)僅為每1000人約1件。和之前基本處於相同水準,檢測數並未增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