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科學/技術 > 量子電腦有第3種方式,日本走在前列

量子電腦有第3種方式,日本走在前列

2022/08/29

PRINT

 

      另一方面,離子阱型則利用借助磁場使之漂浮在空中的離子(帶電原子)來形成量子位。美國的霍尼韋爾、IonQ和奧地利的AQT公司等推進研發,能用於雲服務的商用電腦已問世。

 

 

      在以浮游狀態形成量子位這一點上,離子阱型與冷原子型相似。其優點是,進行量子計算時的「量子疊加」狀態的持續時間與冷原子型同樣非常長。不過,相較於冷原子型,離子阱型被認為更難以大幅增加量子位數。

 

      日本或在全球開發競賽中成為黑馬

 

      在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計劃2022年度開發首台日本國産超導量子電腦,但被IBM等領先者遠遠甩在後面。離子阱型的研發在日本國內也顯得低迷。鑒於這種情況,日本政府似乎也在加強押注有可能在世界開發競賽中成為黑馬的冷原子型。

 

      在日本,量子相關的主要政府計劃有2018年度啟動的文部科學省的「光·量子飛躍旗艦計劃(Q-LEAP)」以及始於2020年度的內閣府「登月型研究開發制度」(Moonshot)」這兩個。其中,在Q-LEAP中,冷原子型的研究預算自2021年度起實質上得到增加,而在Moonshot中,本年度追加了冷原子型的計劃。

 

      在兩項計劃擔任負責人的大森賢治教授的研發團隊將加強與美國ColdQuanta的合作關係,加快旨在推進實用化的研究。大森賢治表示,「肯定要不斷增加量子位數量,此外還將致力於提高超高速雷射的精度和縮小設備尺寸,希望贏得實用化競賽」。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吉川和輝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3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1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