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商業/消費 > 日本餐飲業面臨食品供應鏈尷尬

日本餐飲業面臨食品安全供應鏈尷尬

2014/07/24

PRINT

     圍繞上海福喜供應過期肉等的問題被曝光,採購相關加工品的日本麥當勞及連鎖便利店企業「全家(FamilyMart)」也被迫停售部分産品。造成上述影響的背景是支撐日本飲食的「供應鏈」日趨複雜化。

上海福喜食品工廠內的肉類産品生産線(上海,XINHUA-KYODO)
     據日本財務省統計,日本2013年度食品進口額同比增長9.4%,達到6.5萬億日元。連續4年出現同比增長。雖然日元貶值導致採購成本上升也是其原因之一,但零售及餐飲企業除了食用肉之外,還在擴大各種食材的採購網。

     據日本經濟新聞社(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實施的2013年度餐飲業調查結果顯示,65.4%的日本餐飲企業表示會親臨現場檢查供應商的生産流程。其中7.6%的企業表示,這項工作已在過去1年內啟動。這是因為,日本國內去年年底發生了群馬縣冷凍食品工廠的産品被摻雜農藥的事件,隨後日本各企業加強了對供應商的監督。

     儘管如此,經常前往全球各地供應商的生産現場進行檢查監督也並非易事。日本最大的漢堡包連鎖店日本麥當勞就一直強調「按照世界標準來管理原材料的品質」,但其卻沒能避免此次問題的發生。這也許就是一個佐證。

     在中國,2008年發生了奶粉被混入三聚氰胺、速凍水餃被注入殺蟲劑等事件,食品安全問題屢屢浮現。雖然為杜絕類似問題發生,徹底加強管理會導致成本上升,但倘若發展到讓人們對食品失去信心的地步,則會給企業經營帶來重大影響。企業的應對能力將再次受到考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9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1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佈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