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有望買到更便宜的日本産白米了
2017/04/12
日本農協的上層組織、開展農産品和肥料等交易的日本全國農業協同組合聯合會(JA全農)將在中國啟動白米零售業務。全農將在2017年度內,在中國大城市開設銷售日本精米和飯糰的1號店,並將擴展到多家店舖。此前,日本對華出口白米需要由當地的流通業者多次經手,層層加價,導致零售價格偏高。全農將通過自主開設店舖來壓縮流通成本,促進日本白米擴大對華出口。
![]() |
日本産白米 |
目前,全農已與日資企業就在中國成立銷售白米的合資企業啟動了調整。店舖位置和銷量等具體內容將在今後確定。全農在日本國內擁有已獲中國當局認可的精米工廠,單獨承擔了日本對華白米出口,起到了商社的作用。
中國的白米消費量是日本的20倍,每年從泰國和越南等國進口500萬噸白米。但2016年僅從日本進口375噸白米,金額只有1.6億日元。其原因是,中國對於日本白米設有很高的安全門檻,此外日本米在當地售價較高,在中國的百貨店僅有部分富裕階層買得起。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2016年春季對上海的白米零售價格進行調查發現,當地白米每公斤售價為126~607日元(約合人民幣7.95~38.28元),而日本白米每公斤售價為1779日元(約合人民幣112.19元),價格相差懸殊。全農的高層指出「批發商和零售店的加價對白米售價産生了影響」。
全農計劃通過開設白米零售店,構築從報關到零售不經過中國當地業者的流通模式。希望通過降低零售價格來促使不斷增加的中國中産階層購買日本白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