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畫之變(1)《海賊王》面世幕後
2019/03/29
1996年2月,43歲的鳥嶋升任《Jump》總編。新官上任就叫停了前任總編留下的近10個企劃。由人氣作家小説改編的漫畫也不無例外。鳥嶋上任後的最初3個月,就是到處去向相關人士道歉。
秘密使命的「偵探漫畫」
這時,鳥嶋被叫到社長室,接受了一項「秘密使命」。
「做偵探漫畫吧」。
![]() |
集英社總部(東京都千代田區) |
當時的競爭對手《週刊少年Magazine》推出《金田一少年的事件簿》、《週刊少年Sunday》推出《名偵探柯南》等推理漫畫,人氣大漲。由於《Magazine》的發行量不斷迫近,《Jump》的高管産生了強烈的危機意識,開始討論在《Jump》上嘗試之前沒有過的偵探漫畫。
「事情不是那麼簡單,如果説是因為偵探的原因才火起來,對《金田一少年》和《柯南》是不公平的」, 鳥嶋儘管心裏感到意外,卻不得不接受命令。從社長室回到總編座位上後,他一腳踢飛了垃圾桶。然後把手下的副總編叫過來,下令「要做偵探漫畫」。
推出的作品未能火起來,15期後就停止了連載。再往後,鳥嶋更加堅信自己認準的道路。「這個新連載能行嗎?」——每當經營高層發問時,鳥嶋總是挺胸回答:「不試一下哪能知道」。
《Jump》的三個支柱
鳥嶋的觀點就是回歸原點。根據鳥嶋的分析,《Jump》的三個支柱並非通常所説的「友情、努力、勝利」。「努力什麼的,孩子們都不喜歡。漫畫就是用於娛樂的,沒必要進行道德説教,只要有趣就行」。實際上在鳥嶋還是新人時,《Jump》就曾進行過讀者調查,最受歡迎的詞語是「友情、健康、勝利」,沒有「努力」這個詞。
正式的三個支柱是1968年的創刊首任總編長野規提出的。
鳥嶋通過推出新連載,止住了《Jump》的發行量下滑趨勢。
「新人作家的新連載」
「編輯與作者的二人三腳」
「重視讀者問卷調查」
少年漫畫雜誌《Magazine》和《Sunday》早在1959年就已經創刊,並獲得了一定的讀者。作為後來者,《Jump》只能盡力追趕,為了將弱勢變成優勢而不斷地磨練,這一切都匯聚到以上三點。
時隔3年再次回到編輯部的鳥嶋發現,《Jump》在達到發行量653萬冊的頂峰後,由於這一偉大的數字反而陷入了保守。沒有新人作家的新連載,全是已經獲得一定聲望的中堅作家和大師的作品。鳥嶋接手後重新制定的新企劃中仍沒一個新人作家的新連載。想到重新召回自己的背景,鳥嶋體會到了經營高層的想法,就是「要讓與自己相熟的鳥山明再次推出人氣連載」。
《火影忍者》與《死神》接踵而來
沒有火爆作品,發行量逐漸下降,擔心業績不敢挑戰,還是出不了好作品——過了黃金期的《Jump》陷入到這樣一種不良迴圈中。打破局面的正是「編輯與作者二人三腳」共同努力而誕生的「新人作家的新連載」——《海賊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