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2大服裝市場。日本企業正相繼在中國發起攻勢,例如優衣庫在上海市內日前開張了世界最大門市。除了歐美和南韓企業之外,中國當地資本也在崛起,在這個激烈的競爭市場,該如何生存?優衣庫的銷售現場以及當地市民的真實聲音中找到了答案。
「日式服務」的挑戰
「歡迎光臨」,在上海繁華商業街「淮海中路」上,賣場總面積達8千平方米、堪稱世界最大規模的優衣庫上海店9月30日正式開業。當日店舖內擠滿了帶著期待的上海市民,中國店員也面帶笑容的接待顧客很讓人關注。
將顧客翻弄過的衣服疊整齊後放回陳列架,並在看到顧客進店後帶著笑臉鞠躬行禮,這種工作態度在日本優衣庫司空見慣,然而這裡的中國店員的表現也一樣如此。
據日系服裝企業的人士稱,在中國的服裝專賣店,「接待顧客時面帶笑容的員工並不多見」。另外,當地消費者經常會在店內脫掉自己的衣服進行試穿,因此服裝賣場的陳列架上很多試穿後的衣服被散亂擺放的現象也並不稀奇。
 |
當地店員將顧客試穿後的商品疊整齊後進行重新陳列(優衣庫上海店)
|
在每天有數萬消費者光顧的的優衣庫上海店,店員如果要不斷將店內顧客試穿完畢的衣服疊放整齊,會比日本勞動強度更大。不過,優衣庫正式貫徹了這樣的日本模式而獲得了消費者的好評。一位21歲的大學生説:「與ZARA以及GAP等歐美品牌相比,(優衣庫)待客態度更好,是我喜歡的服裝品牌」。
優衣庫於2002年首次進駐中國,目前已經開設約230家門市,而這種日式待客模式正在幫助優衣庫在中國建立起品牌形象。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實施的「亞洲品牌調查」中的服裝領域的調查顯示,優衣庫在中國的「好感度」、「認知度」和「購買意願」均超過H&M等競爭品牌,居於榜首。優衣庫在中國的業務(包括香港和台灣)也表現出強勁的勢頭,2013財年(截至2013年8月)實現了收入和利潤雙增長。而中國業務的銷售額被認為在1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2.37億元)左右,佔優衣庫海外銷售額的約一半。
率領優衣庫中國業務的集團高級執行董事潘寧表示,優衣庫在日本培育的高品質商品和待接客服務贏得了中國消費者的支援。潘寧認為除了發熱保暖內衣「HEATTECH」和輕量羽絨服「ULTRA LIGHT DOWN」等高功能商品之外,通過徹底貫徹日式服務,優衣庫與在日本一樣,已將其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品牌形象逐漸滲透至中國消費者的心中。
另一方面,優衣庫還顧及了中國人的對日情緒。自3年前起,特意取消了商標中的日語片假名標識。而關於「HEATTECH」,反而專門標上了「Japan technology」,以突出日本的科技實力。
店舖的外觀和佈置方面,在淡化「日本」形象的同時,優衣庫又希望通過日式的高品質商品和待客抓住中國消費者的心。在中國,將以每年錄用約1000人、開設80~100家門市的速度,將店舖網擴大至中國全國各地。運營優衣庫的日本迅銷集團會長兼社長柳井正提出了「到2020年在中國開設1千家店舖」的目標,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優衣庫正力爭進一步擴大業務。
中國企業將打破「三足鼎立」?
「森女風格的可愛服飾我會在上海市內的久光百貨店購買,但平時會在淘寶網上尋找價格適中的衣服」,21歲的大學女生小劉如此表示。她在上海市內的一個學生宿舍過著單身生活,每月大約要花去800元購買衣服,佔其來自家生活費的大約30%。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