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國家的中央銀行正在積極購買黃金。中國著眼於人民幣的國際化,開始公佈此前不予公開的黃金持有量,7月以後每月購買了10噸以上。此外,俄羅斯也在提高外匯儲備中黃金的持有率。在金融市場日趨不穩定的背景下,各國正增加被視為安全資産的黃金持有量,以提高信用力。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9月購買了15噸黃金。按照目前的黃金行情計算,金額達到約675億日元。持有量截至9月底達到1709噸,排在世界第5位。為了推動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創製的特別提款權(SDR)構成貨幣,正在增加保證信用力的黃金的持有量。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一事最早在11月確定。
中國自7月起開始公佈自2009年以後不予公開的黃金持有量。在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對公開外匯儲備變得更加積極。公開數據以後,中國央行每月從市場購買15~19噸黃金。
除了本國礦山外,中國央行還從世界市場購買。在作為主要黃金現貨市場的倫敦,中國金融機構自2014年起開始顯示出存在感。
此外,俄羅斯央行8月購買量為30噸,達到中國的約2倍。截至8月底的持有量達到1318噸。為了降低對美元和歐元的依存度,俄羅斯正在購買在本國生産的黃金,納入外匯儲備。
不過,從外匯儲備中黃金所佔的比率來看,中國僅為1.6%,俄羅斯為13.1%,仍然低於超過60%的歐美。
各國央行開始採購黃金,不僅是因為金融市場不穩定,還因為地緣政治風險日趨加劇。約旦的持有量增加至1年前的2.5倍,達到42噸。如此迅速地增持實屬罕見。在其鄰國敘利亞的內戰日趨混亂的背景下,加快了作為安全資産的黃金的採購。
不過,也有國家正在拋售黃金。由於政局動盪等原因導致經濟出現失速,烏克蘭被迫拋售寶貴的黃金,將14噸變為現金。此外,尼泊爾在1年裏拋售了31噸。由於是在大地震發生之前的拋售,所以原因不明。委內瑞拉在前總統查維茲領導下一直在購買黃金,而非持有美元,但由於受油價走低的直接打擊,轉向了拋售黃金。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