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求拉動發電用煤炭漲至13年來高點
2021/07/13
在亞洲市場,發電用煤炭(普通煤)的價格正在上漲。成為指標的澳大利亞産的現貨(即時合約)價格創出約13年來的高點。中國的國內生産停滯,從印度尼西亞等增加進口,亞洲區域內的供求出現緊張。煤炭價格上漲成為推高日本電費的因素。
澳大利亞産普通煤的現貨價格截至7月中旬為每噸約139美元。比2020年底上漲近7成,處於2008年9月以來的高水準。進入2021年後上漲趨勢加強,3月漲至97美元左右,創出約2年來的高點。4月出現下跌,但5月後半段以後價格再次迅速走高。
![]() |
中國國內的供給停滯被認為是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7月1日召開建黨100週年慶祝活動之際,「中國國內煤礦的停工限制被強化」,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産資源機構(JOGMEC)的國吉信行表示。
中國佔全球煤炭需求的約一半,全年消費約30億噸普通煤。國際能源署(IEA)數據顯示,中國2021年的煤炭消費量預計比2020年增加4%。據分析電力需求將比2020年增加8%,煤炭火力發電佔其中的大部分。
中國的2020年普通煤進口量超過2.2億噸,佔國內消費量的近1成。雖然中國國內煤炭的比重很高,但限制措施導致國內供給減少,海外煤炭的需求增加。
在中國,來自此前的主要供應地澳大利亞的進口停止,據國吉表示,中國正在從世界第三大煤炭生産國印度尼西亞以及俄羅斯等「加強替代性採購」。
![]() |
發電需求復甦也推高煤炭需求(reuters) |
在全球去碳化趨勢加強的背景下,以亞洲等為中心,發電成本低的煤炭火電在電源中的存在感仍然很強。國際能源署4月發佈的預測顯示,煤炭火力發電站的發電量2021年增加約480太(1太為1萬億)瓦時。增幅超過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的合計。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