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供應面臨「夏季斷崖」
2022/03/31
不過,其他國家能否增加供應存在不確定性。在世界第2大出口國美國,受收穫作業全面啟動之前的氣候影響,單位面積産量將改變。作為國際指標的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小麥期貨(交易最活躍的結算月)在3月上旬一度創出每蒲式耳13美元水準的最高價,目前徘徊在11美元左右。日本Fujitomi 證券的首席分析師齋藤和彥認為,「市場尚未考慮氣候風險」。
![]() |
肥料價格也是風險因素。由於來自最大出口國俄羅斯的供應停止,創出最高價。如果各國的農戶控制肥料使用,新種植的農産品的收穫量可能受到影響。
日本樂天證券的商品分析師吉田哲3月22日的報告顯示,如果有餘力增産的14個國家的産量都達到最近5年來的最高,即使來自俄烏的小麥斷供,也能全部加以彌補,但存在「大前提是所有國家都實現大豐收」這一不確定性。
發揮調整供求作用的庫存量也不夠充分。據美國農業部表示,世界2021~2022年度的小麥期末庫存率(庫存量除以年消費量的比例)預期為35.8%。經過單純計算,相當於4個月的消費量。雖然高於1974年以後的最低值20.8%(2007~2008年度),但如今約一半的庫存為中國所有。中國的小麥以本國消費為中心,流向出口市場的數量很少。可以説與表面的數字相比,實際的庫存量處於低水準。
![]() |
由於烏克蘭危機的影響,聯合國糧農組織估算稱小麥價格最多將進一步上漲2成。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3月17日指出,有可能將世界經濟增長率拉低1個百分點以上。OECD表示全球物價漲幅將提高近2.5個百分點。還有可能導致物價走高和經濟衰退同時發生的滯漲。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皆上晃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