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大宗商品 > 中國成為鋁凈出口國

中國成為鋁凈出口國

2022/05/11

PRINT

     中國目前已轉變為鋁的凈出口。由於俄烏衝突導致的燃料價格走高等影響,歐美的鋁供不應求,在此背景下,中國因新冠疫情蔓延導致的封城影響,需求低迷,同時燃料漲價的影響被抑制,出現供應層面的剩餘。通過轉賣至高價銷售的歐洲賺取差價的趨勢在擴大。

   

      中國海關總署統計顯示,3月初級鋁(鋁錠)的出口量達到4萬2259噸,與出口數量小的上年相比激增至56倍。另一方面,進口量則比上年減少55%,降至3萬9433噸,2月以後連續2個月出現出口超過進口的凈出口。

    

 

      背後存在歐洲和亞洲市場的供求差異與由此産生的價格差的擴大。因俄烏衝突而産生供應隱憂的天然氣和煤炭等能源價格上漲。由於電力價格走高,歐洲的鋁業企業不得不抑制生産,供不應求跡象加強。

 

       形成對照的是,在亞洲,中國的疫情對策和汽車減産等正在帶來供過於求。中國本國出産煤炭,同時並未參加煤炭禁運等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容易獲得相比西方國家相對低廉的能源。此外,生産成本容易出現差異,這也在導致鋁凈出口。

 

      供求差異體現在市場價格上。作為國際指標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鋁3個月期貨價格3月上旬一度突破每噸4000美元,刷新最高價。目前由於高價導致的需求放緩隱憂等,呈現回落態勢,但仍為2700美元左右,比1年前上漲1成左右。

 

       另一方面,在中國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上市的鋁期貨則低於每噸2萬元。按美元計算,扣掉在SHFE繳納的稅負,中國價格比歐洲低170美元左右。與2021年秋季前後中國比歐洲高出300美元的情況相比出現逆轉。

 

 

      在價格低的亞洲採購、在偏高的歐美出售以獲得利差的套利正在增加。日本的一家商社表示:「最近2個月出現利用比較容易確保的散裝船、採購數萬噸鋁運往歐美等的趨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