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亞洲石化産品行情看中國經濟
2023/03/15
此外,因抑制消費而增加的「強制儲蓄」也處於低水準。強制儲蓄成為報復性消費的資金來源。伊藤忠綜研的估算顯示,在日本,相對於消費支出的強制儲蓄的比例達到約1成,而中國幾乎為零。由於資金不足,服裝的報復性消費缺乏強勁勢頭,纖維行情的反彈也很遲緩。
此前,亞洲的石化行情由世界數一數二的消費大國中國的需求增長推高。全國人大提出的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目標為5%左右,較2022年的目標有所下調。
中國正在將國內無法完全消費的過剩産品用於出口。UBE的數據顯示,中國2022年加工為纖維等的尼龍切片出口增至上年的1.5倍,而己內醯胺的出口如果包括俄羅斯産品的再出口在內,則增至12.5倍。採用俄羅斯和本國産的廉價原料和燃料的中國以低價出口産品,正在帶來行情下滑。
採用纖維和樹脂等石化材料的産品最終在歐美等的其他國家被消費。如果亞洲行情陷入低迷,製造成本將被拉低。中國經濟放緩有可能令全球正在加劇的通膨壓力減輕。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荒川信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