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球商品期貨交易所的成交量排行榜已經出爐,上海期貨交易所以6億4200萬手(手為最小的交易單位)的成交量時隔三年再度躍居榜首。2013年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成交量比12年增加了80%。2012年該所在全球排名第4位。成交量迅速增加的原因在於,貴金屬和新上市商品的交易表現活躍,此外部分個人資金從房地産等領域流入了商品市場。
相關排名是由東京商品交易所根據國際期貨交易業界團體——美國期貨業協會(FIA)的數據匯總得出的。
上海期貨交易所從2013年7月開始啟動黃金和白銀的夜間交易。個人投資者積極開展與倫敦和紐約市場的套利交易,推高了成交量。白銀的成交量增至上一年的8倍。在中國,黃金的進口量大幅增加,避險需求也日益增強。
由於中國限制資本交易,所以上海期貨市場原則上只允許中國國內的投資者參加,個人投資所佔比重較高。由於房地産和股市等行情表現疲軟,個人投資者增加了對商品的投資。
不過,Astmax Investment的高級基金經理江守哲表示,中國由於交易單位較小,所以成交量顯得比較大。
美國的交易也表現堅挺。美國洲際交易所的成交量方面,電力等能源相關交易增至上年的9倍,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的成交量也增加了7%。
東京商品交易所從去年解散的東京穀物商品交易所接手了農産品的交易,所以2013年的成交量有所增加,但排位出現下滑。日本的成交量則表現低迷。2013年度同比減少了14%。個人資金不斷流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