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從銅價詭異暴跌看中國走向

從銅價詭異暴跌看中國走向

2014/03/13

PRINT

  在國際市場,銅和鐵礦石等對中國依存度高的商品行情出現了暴跌。在3月10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作為國際價格指標的3個月期貨行情一度下降至每噸6608美元,創出了去年6月以來的最低點。而鐵礦石行情則在1天下跌近10%,徘徊在每噸100美元附近。而在世界股票市場,澳英必和必拓等資源類股也隨之下跌。

 
  暴跌局面的震源地是中國。很多觀點認為,黃金自不必説,銅和鐵礦石的進口不僅是基於實際需求,而且以「為籌措資金的擔保」為目的的情況正在增加。住友商事綜合研究所在3月的報告中指出,「中國當局已開始限制對鋼鐵等存在過剩設備的部門的信貸,因此以資金籌措為目的的進口出現了增加」。

  中國1月的進口在任何人看來都是「異常數量」。鐵礦石進口量達到比上年同月高出30%以上的8600萬噸左右。在去年上半年之前達到6000萬噸左右之後,市場曾認為「中國需求仍然旺盛」,但到下半年則猛增至7000萬噸左右,而1月竟然達到8000萬噸左右。此外,銅的進口也達到53.6萬噸,相比上年同月增長5成以上,創出了歷史新高。

  總覺得有點奇怪,在市場相關人士感到警惕之際,3月7日發生了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公司引發的中國公司債市場的首個債務違約。其後,銅和鐵礦石均處於接近遭遇拋售的局面。以資金籌措為目的進口的商品在中國國內作為庫存正在不斷膨脹。如果銅和鐵礦石相關企業的經營陷入困境,這些庫存將流向國際市場。

  美國《華爾街日報》暗示,銅行情的下跌有可能降低借入資金的企業的擔保價值,進而導致為彌補損失而拋售銅的惡性循環。

 
 從事LME交易代理店業務的日本OFFICE K公司的代表多田克己表示,「中國政府容忍債務違約可以説是遏制道德風險的蔓延,走向有助於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正常化的一步。不過,國際商品市場的信用風險和債務違約連鎖反應無法停止的事態令人擔憂」。

  中國消費量佔世界整體40%的銅以及掌握海上貿易量70~80%的鐵礦石的行情均將敏感地反映中國經濟走勢。按銅行情來説,6000美元左右屬於黃色預警信號,如果低於這個水準,信號的顏色則將日趨接近紅色。

  3月以來的行情暴跌是顯示中國走向正常化的陣痛?還是中國泡沫崩潰的前兆?至少從春節之後中國的銅採購日趨活躍、在夏季之前將推高國際行情的中國牛市行情的方程式已經不在了。需要比以前更加警惕。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志田富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44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4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