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退歐的影響已經波及到了金融市場。繼義大利的銀行經營隱憂重燃之後,英國多家房地産基金也暫停贖回,混亂正在擴大,在7月6日的金融市場,資金明顯流入日元和日美歐的國債。如果房地産價格下降和信用風險繼續發生連鎖反應,有可能對歐洲的實體經濟造成影響。
「現在是不確實性和重大經濟調整的局面」,英格蘭銀行(英國央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于5日對英國退歐為歐洲金融系統帶來的風險敲響了警鐘。
日美歐長期利率降至歷史最低水準。7月6日,日本20年期國債收益率首次降為負數。日元匯率自6月24日以來升至1美元兌100~104日元,日經平均指數也一度較上一日收盤價下跌500點以上。
而在6日的歐洲市場,以倫敦富時100指數(FTSE100)為代表,德國和義大利的股價也聯袂下跌,前景籠罩陰影。
退歐衝擊的「第2波」震源是英國的房地産市場。7月6日,亨德森全球投資(Henderson Global Investors)暫停英國第2大公募房地産基金的贖回。這已是第5家基金停止贖回,英國房地産基金市場的50%以上將被凍結。
隨著英國退出歐盟,一些金融機構等將轉移出英國,倫敦的房地産價值或將隨之下降,因此部分投資者似乎紛紛要求贖回基金。
由於基金方面難以迅速將資産轉化為現金,採取了暫停贖回措施。圍繞罕見的交易限制,某外資銀行認為,「這令人聯想到2007年8月巴黎銀行(BNP Paribas)暫停基金贖回一事」。
此外,此前持續發酵的義大利不良債權問題也再次受到關注。歐洲中央銀行(ECB)要求大幅削減不良債權,很多觀點認為義大利政府注入公共資金將不可避免。
受英國退歐的影響,歐洲經濟走向的不確定性加強,不良債權處理進展緩慢的歐洲銀行面對的目光更加嚴厲。在英國決定退歐之後,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UniCredit SpA)、英國巴克萊銀行和德意志銀行等銀行股下跌超過20%。
以英國基金暫停贖回等動作為開端,市場上的疑雲愈發厚重,不僅是英國,從歐洲市場整體來看,問題巨大的銀行遭遇信用風險的可能性也在提高。
英國退歐衝擊與金融系統中樞遭受直接打擊的雷曼危機在性質上略有不同。美國調查公司Credit Sights的分析師赫斯特認為,「不動産業的債務依存度和銀行授信餘額較低,危機從房地産市場傳染至金融系統的可能性很低」。
銀行之間互換資金的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3個月期品種遠遠低於1%,缺乏曾達到4%的2008年9月雷曼危機時的緊迫感。
但是,如果發生住宅等多種資産價格下跌,信用的下降將難以避免,金融部門整體的穩定性有可能動搖。
某央行相關人士認為,如果歐洲金融機構無法採取有效平息局面的措施,「本次將會帶有越來越明顯的雷曼危機型金融系統危機特點」。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倫敦 石川潤 黃田和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