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金融 > 中國,減少的美國國債

中國,減少的美國國債

2023/10/31

PRINT

      中國在持續減持美國國債。8月末的餘額創出14年來的最低水準,目前下降速度正在加快。這被認為是美國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跌)的原因之一,市場試圖找出持有額減少的背景。一個強有力的説法認為背景是中國對人民幣的買入。

 

      10月上旬,在美國長期利率觸及16年高點的背景下,美國投資公司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的經濟學家托爾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ok)的一份資料在華爾街引發熱議。他用圖表顯示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在2013年達到峰值後減少的情況,認為“美國長期利率上升的背後或許存在中國的身影”。

 

   

      美國財政部的數據顯示,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餘額截至8月降至8054億美元,比2013年大幅減少了4成。中國之前一直購買美國國債,作為外匯儲備的投資對象。在海外投資者中,是僅次於日本的“大投資者”,如果中國變為賣方,作為利率上升的原因,在市場上很容易被察覺。

 

      對於斯洛克的看法,也有很多不同觀點。有一種説法是,中國把美國國債的“存放地點”轉移到美國以外,實際上並沒有大量賣出。儘管如此,持有額減少之所以成為話題,是因為採取行動支撐人民幣匯率的影子若隱若現。

 

      由於經濟增長放緩和債務的隱憂,中國遭遇大規模資本外流。美國高盛的推算顯示,9月份的外流規模達到750億美元,創出2016年以來的最高水準。人民幣的拋售壓力很大。

 

      人民幣處於1美元兌7.3元這一2007年以來的低點附近。多家外國銀行的外匯交易員證實,“在國慶節前後,中國國有銀行似乎在拋售美元”。令人聯想到貨幣當局為了抑制人民幣貶值,指示國有銀行賣出美元、買進人民幣,而銀行為了確保資金而賣出了美國國債。

 

 

      自人民幣匯率改革引發股市下跌和人民幣貶值的2015年以來,中國在匯率干預上花費了數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有觀點認為,這次為了維持外匯儲備,讓國有銀作為“代理人”來買入。

 

      如實反映危機感的是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匯率“中間價”操作。9月中旬以後,中間價連續1個多月維持在1美元兌7.17元。與實際匯率的背離十分明顯,透露出誘導人民幣升值的意圖。

 

      中間價與實際匯率的偏離從未如此巨大。中國只允許與中間價相比上下浮動2%,最近的中間價走勢讓人聯想到倒退回固定匯率制。

 

 

      投機資金對“人民幣套利交易”顯示出興趣。這是一種借入利率因貨幣寬鬆而降低的人民幣,將其兌換成利率更高的貨幣來賺取利差的方法。可以説這是現在依然盛行的“日元套利”的人民幣版本。美國高盛等在向客戶建議以巴西雷亞爾等南美貨幣進行投資。

  

      由於投機資金通過賣出借來的人民幣來籌集其他貨幣,因此在套利交易擴大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人民幣貶值。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由於中國人民銀行的干預,形成了人民幣匯率穩定、投機資金可以放心賣出人民幣的局面。如果投機行為膨脹,中國當局將不得不加大干預力度以抑制人民幣貶值。這樣的推測也會聯想到拋售美國國債。

 

      作為當局購買美國國債的資本,中國的外匯儲備日趨難以增加。過去,鉅額的貿易順差也在背後推高了外匯儲備。但最近出口增長乏力,來自海外的投資也在減少。西方對中國的“去風險” 導致的經濟關係斷裂將産生的影響將在今後展現。

 

 

      如果中國對美國國債的減持不停止,將繼續作為利率上升壓力而被意識到。這甚至有可能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的貨幣政策産生影響。由於美國利率是所有金融産品的價值評估的基礎,因此投資者不得不感到緊張。中國經濟的變化對金融市場來説已成為一個意想不到的變數。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張勇祥、製圖 桑山昌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2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2
投票總數: 44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