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阿拉伯是世界最大的原油出口國。該國政府2015年底宣佈提高汽油價格。上漲幅度最高達67%。令人感覺諷刺的是,招致大幅提價的原因居然是國際原油價格的走低。
油價走低背後的2大因素
借助佔該國財政收入大部分的原油相關收入,沙特的學校學費和醫院就醫實行免費。但在2008年夏季曾超過每桶140美元的原油價格目前已降至30美元左右。這使得沙特已沒有繼續提供高福利的財力。薩勒曼國王雖然強調稱:「我國經濟具備戰勝困難的能力」,但其表情卻並沒有那麼輕鬆。
東南亞的資源型國家印度尼西亞正在面臨摩托車市場的惡化。2015年銷量僅為約650萬輛,相比上一年減少了約20%。由於煤炭和鐵礦石價格與原油同時下滑。該國煤炭行業協會主席Pandu Sjahrir表示:「在1年裏有40多萬人遭到解雇。」
資源型國家巴西的經濟2016年預計將連續2年陷入負增長。
在原油行情開始暴跌之初,曾有觀點認為「將提高消費國的家庭收支的購買力」,對推動經濟增長抱有期待。但從目前來看,資源型國家以外的經濟也出現疲軟。這是因為油價走低的背後存在2大因素。
其一是中國經濟。非洲産油國安哥拉首都盧安達,在設有卡拉OK的中國菜館,隨著來自中國的投資減退,中國顧客明顯減少。中國經濟的變化不僅是增長速度放緩,還正在推進轉型升級,即由偏重大量消耗資源的「重厚長大」型産業轉向更加成熟的經濟。此前一直依賴中國需求的産油國正因此遭受雙重打擊。
油價走低的另一個因素是美國加息。推動過去大宗商品行情上漲的是世界性的資金過剩。雖然日歐仍在實行貨幣寬鬆,但由於美國的貨幣政策方向出現了逆轉,資金的流向也隨之改變。
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統計,自2015年7月以來,資金連續6個月流出新興市場國家股市和債券市場。資金的外流正使得在經濟繁榮時被掩蓋的各國脆弱的經濟結構問題日益突顯。
馬來西亞鋼鐵企業金獅集團(Lion Group)2015年11月宣佈旗下3家公司陷入債務違約。原因是難以償還美元公司債。而在新加坡,香港系水産公司的公司債償還也岌岌可危。
前景並非一片黯淡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新興市場國家企業背負的債務截至2014年達到18萬億美元,膨脹至10年前的4.5倍。信用緊縮的連鎖反應將推高企業的再融資成本,對於新興市場國家經濟來説,將進一步構成壓力。
不過,新興市場國家的前景也並非一片黯淡。越南2015年經濟增長率創出了8年來的最高增速。參加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和國有企業改革得到積極評價,外資企業紛紛進駐。
此外,通過修改憲法允許外資涉足油田開發的墨西哥也有望形成緩慢復甦態勢。在經濟增速上超過中國的印度則在莫迪政權領導下推進經濟結構改革,這也對其經濟構成了推動。
中美兩個大國支撐的過剩流動性和過剩需求將減弱,新興市場國家並肩保持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企業和市場已開始展開基於「增長力」的篩選。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吉田涉 新加坡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