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經濟已經來了?
2021/03/09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簡稱美聯儲)前主席葛林斯班稱,「泡沫只有在破滅後才知道是泡沫」。從虛擬貨幣到高科技股票、白金,市場上有價值的金融商品都在膨脹,當前這種膨脹是破滅後帶來巨大衝擊的「大泡沫」,還是會逐漸消失的「小泡泡」呢?
從顯示市場過熱程度的指標來看,已開始出現高於以往經濟泡沫期的指標。
美國著名投資者雷·達里奧(Ray Dalio)根據「新入市場的人數」、「市場情緒的高漲程度」等6個要素計算得出,當前的泡沫指數為77%。他認為,雖然危險程度較高,但與達到100%的美國大恐慌前和IT泡沫相比,仍有很大餘地。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對比了市場過熱的5個指標,其中3個達到「警戒水準」。「巴菲特指標」是反映實體經濟的指標,計算方法是用股市總市值除以國內生産總值(GDP),美國的這一指標達到186%,遠遠超過IT泡沫和雷曼危機之前。顯示美國住房價格的指數也超過了被稱為住房泡沫的雷曼危機前的水準。
雖然經濟泡沫的黃燈亮起,但美國並沒有鬆開油門。
美國眾議院2月底通過了支出總額達到1.9萬億美元的經濟對策。其中約4000億美元被認為將直接補貼民眾的家庭開支。隨著個人投資餘力的增加,像1月下旬美國GameStop股票那樣劇烈波動的場景有可能再次重演。
美聯儲仍對2013年的「緊縮恐慌(taper tantrum)」心有餘悸,當時因為暗示了縮小量化寬鬆,造成了市場混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我們將繼續實施強力的貨幣寬鬆政策」。瑞銀集團(UBS)的馬克·海費爾認為,「政策部門一直誘導債券等安全資産的價格升高,股票等風險資産的價格降低。預計未來幾年仍會堅持這一政策」。
由於採取積極的財政刺激政策,各國的債務不斷擴大。2020年7~9月,中美歐的債務均接近GDP的3倍,創歷史新高。進入21世紀後,債務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但為了保持金融市場的穩定,各國中央銀行不得不繼續供應資金。目前似乎已陷入一種惡性循環,債務越來越難以控制,膨脹的貨幣一旦開始逆流,就會對經濟産生更大影響。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二瓶悟、張勇祥 上海、後藤達也 紐約、筱崎健太 倫敦、富田美緒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