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21年貿易逆差首超1萬億美元
2022/02/09
在拜登政府下,中美圍繞貿易的緊張也一直持續。2021年對華貿易逆差增長14.5%至3553億美元。佔到貿易逆差總量的3成以上,是貿易逆差最多的國家。拜登政府繼承了前川普政府發動的對中國産品的制裁關稅,但從消費資料一大産地中國的進口增加。
![]() |
美國經濟活動重啟,進口增加(洛杉磯港,Reuters) |
前川普政府著眼於兩國間的貿易收支,2020年1月以減少對華貿易逆差的名義簽訂了「第一階段協議」。中國承諾強化智慧財産權保護,並在2021年之前的2年內增加進口美國農産品及飛機等共計2000億美元。
據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統計,截至2021年11月,中國對美進口僅達到目標的62%。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副貿易代表莎拉·比安奇(Sarah Bianchi)在2月1日的演講中批評「中國很明顯沒有履行第一階段協議的承諾」。
美國在野黨紛紛將貿易赤字與就業外流聯繫起來。雖然主要經濟學家持否定態度,但作為造成美國製造業困境的因素,批評的矛頭容易指向中國等主要進口對象國。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經濟學家霍夫鮑爾 (Gary Hufbauer)指出:「鉅額貿易逆差表明疫情下的經濟恢復,不是嚴重的問題」。但在政治上,他擔心「這會成為在野黨進一步加強保護主義的契機」。
2022年,美國的貿易逆差仍將保持高水準。以工會為支援基盤的拜登政府將促進生産回歸國內。作為在野黨的共和黨之中,否定自由貿易的勢力也越來越多。面向11月的中期選舉,美國面臨更加向內的風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鳳山太成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