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前往英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習近平將在10月21日與英國首相卡麥隆舉行首腦會談,雙方將就核電站、高鐵出口及人民幣國際化等經濟合作進行磋商。可以看出中國意在借助經濟實力拉攏作為西方主要國家的英國,從而牽制在南海領土主權等問題上對中國施壓的美國。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抵達倫敦(kyodo) |
習近平于英國時間19日(北京時間20日淩晨)抵達倫敦。除了與首相卡麥隆和財政大臣奧斯本等舉行會談外,還將出席兩國主要財界人士雲集的中英企業高峰會。10月26日將召開中國共産黨五中全會,從緊張的日程中可以看出,習近平對此次訪英抱有很強的期待。
習近平此次攜核電、鐵路、金融及能源相關實力企業等150多名高官一同訪英。除了商討對英出口中國自主開發的新型核反應爐和高鐵之外,預計還將宣佈在倫敦發行人民幣國債。這是中國首次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國債。不管以上哪一項正式敲定,中國與英國的合作在已開發國家中均尚屬首例。
中方描繪的是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上的「成功經驗」。在日美反對由中國主導構建規則和組織的背景下,英國在2015年3月成為第一個表明加入亞投行的已開發國家。隨後,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國紛紛表明加入亞投行。
另外,此次出訪還意在離間美英。習近平在訪英前接受路透社的書面採訪時強調:「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這是老祖宗留下的。任何人要侵犯中國的主權和相關權益,中國人民都不會答應」。中英首腦會談可能會提及南海的岩礁填埋及設施建設問題,而這些問題遭到了美國的反對,但習近平將繼續堅持強硬姿態。
英國《衛報》10月19日刊報導稱,卡麥隆強調「中英關係的強化不會有損於英美的‘特別關係’」。但對於如此露骨地「瓦解同盟國」的行為,很有可能招致美方更加強硬的態度。10月下旬以後,德國首相梅克爾和法國總統歐蘭德將陸續訪華。中國上演與英國「拉近關係」,還意在大力推動與德法的經濟磋商。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阿部哲也 倫敦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