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投行衝擊(5)美國不高興
2015/04/24
在英國宣佈參加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AIIB)的3月12日,美國財政部長雅各·盧(59歲)撲向電話,喋喋不休地説了30分鐘——「自去年秋季起,中國的方案什麼地方發生了哪些改變?這種背信棄義難以容忍!」
![]() |
美國財長雅各·盧在G20會議上(4月、reuters-kyodo) |
電話的另一頭是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43歲)。「我們仍然決定參加。將從內部監督中國的行動」,奧斯本態度冷淡地拒絕了糾纏不休的雅各•盧。
實際上,包括盧在內的七大工業國(G7)官員注意到英國轉變立場是在2月下旬。2014年秋季,日美歐以G7主席國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72歲)為中心,就放棄成為亞投行創設成員國的方針達成了一致,在這種情況下,英國的決定産生了巨大衝擊。
美國認為,歐盟(EU)也在去年秋季秘密確定了不成為亞投行創設成員國的意向。「這難道不與歐盟的方針相互矛盾?」對於盧的反覆勸説,英國充耳不聞。「難道就那麼想得到副行長職位?」美國國務院高官對於美英同盟的分歧無言以對。
以基礎貨幣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為基礎,美國一直處在國際金融秩序的頂點。而試圖在亞洲建立金融橋頭堡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61歲)的行動看起來「是顯而易見的挑戰」(美國財政部高官)。
在美國國會內部,對華強硬派眾多的在野黨共和黨佔據參眾兩院的多數派。
「這是讓人很不愉快的企圖」,共和黨高官今年3月對美國政府高官表示不同意參加亞投行。即使美國政府打算向中國提供協助,國會通過相關法案的可能性也接近於零。
「在亞洲開發銀行(ADB)內部,設立中國主導的基礎設施投資基金怎麼樣?」。自2014年秋季以來,盧和美國財政部與日本當局一道,在私底下向中國方面提出了亞投行的「替代方案」。但是,美國國會甚至對IMF追加出資都持續拒絕,在這種背景下,美國的提案欠缺説服力。中國沒有理會。
「日本的態度似乎沒有改變」,疑神疑鬼的美國財政部開始試探關係密切的日本的當局人士。歐巴馬政權非常清楚,中國的對美攻勢不會僅限於亞投行……
(完)
本連載由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越匡洋、矢澤俊樹、赤川省吾、富山篤、小瀧麻理子、渡邊禎央、佐竹實、黑瀨泰斗執筆。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