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各國在南海重回「防守路線」
2017/06/02
面對在南海活動日趨頻繁的中國,東南亞各國正在強化對策,以維持此前實際控制的海域和島嶼。越南允許日本護衛艦停靠金蘭灣,菲律賓也將在南沙群島翻修機場跑道和攏岸設施。在6月2日開幕的亞洲安全峰會(又名香格里拉對話)上,克制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國批評的國家似乎很多。在外交上的支援減弱的情況下,東南亞各國不得不重新回到「防守」路線。
![]() |
在越南要衝金蘭灣停靠的日本護衛艦「出雲號」(5月20日,越南,Kyodo) |
5月20日,日本直升機護衛艦「出雲號」首次停靠越南金蘭灣。艦長248米,最多可配備14架巡邏和救援直升機。
此次停靠是日美等共同展開人道支援的「太平洋夥伴關係」演習的一環。處於當局影響之下的越南報紙大篇幅報道了日本「航母」的到來,顯示出越南政府對日本參與的期待。
金蘭灣距離南沙和西沙群島均為550公里,是南海警戒基地的要衝。2016年4月,日本艦艇首次停靠金蘭灣。2016年10月上旬,金蘭灣接受了美國艦艇的停靠,在下旬又有中國艦艇停靠,越南保持了外交平衡。
5月22日,美國向越南提供6艘巡邏艇,24日實施了川普上台後的首次南海「航行自由行動」。31日,川普在華盛頓與越南總理阮春福舉行會談,強調「美國只要國際法允許,將繼續在任何地方飛行和航行」。
美國在朝鮮問題上重視與中國的合作,但在南海保持對中國的牽制,成為東南亞各國的後盾。
在華盛頓的會談之前,美國參議院議員約翰·麥凱恩與越南國防部長吳春歷在河內舉行了會談。越南政府相關人士透露,「美國要求增加停靠金蘭灣的次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