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上的世界「守護者」
2017/07/07
在應對氣候變暖方面,北京的外交人士表示,中國承諾的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標「僅憑國內的大氣污染對策即可達成」。有分析認為,中國對於像已開發國家一樣削減排放總量仍持慎重態度。
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將中國經濟比喻為16歲的姚明,指出「中國是一個巨大的經濟體,但他還是缺乏‘玩遊戲’的技巧」,認為中國成為世界領導者仍為時尚早。
歐洲方面也十分清楚這一點。2016年12月,歐盟拒絕承認中國是世界貿易組織(WTO)協定上的「市場經濟國家」。其原因在於中國為了消化過剩産能大量出口廉價鋼材,歐洲對中國越來越難以採取反傾銷關稅等措施。歐洲接近中國歸根到底是為了牽制美國,而並未將中國視為真正的自由貿易國家。
另一方面,中國也在小心謹慎地與歐洲接觸,以免過度刺激美國。中國在1月的達沃斯論壇上多次批評美國的保護主義,但在中美首腦會談以後改變了態度,停止了對美國的批評。在G20峰會上,各國首腦們虛虛實實的博弈將繼續受到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