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對峙根本停不下來?
2017/09/21
在被稱為「七姐妹」的7個邦中,那加蘭邦(Nagaland)、曼尼普爾邦(Manipur)和米佐拉姆邦(Mizoram)等地的居民祖先為山地民族,與印度的多數派雅利安人(Aryan)和達羅毗荼人(Dravidian)分屬於不同的民族,很多人拒絕成為1947年獨立的印度的一部分。在7個邦中,雖然幾乎沒有聲音表示願意成為中國的一部分,但如果印度失去西里古里走廊,無論是在軍事還是在心理上,都很難維繫對7個邦的控制。
中國瞄準印度東北部的背後存在哪些意圖呢?印度尼赫魯大學教授謝鋼(Srikanth Kondapalli)認為,「東面經由孟加拉國和緬甸、西面經過巴基斯坦,分別到達印度洋。這是自1995年以來中國一直存在的大計劃」。
中國對不丹的接近被視為對此計劃的佈局。據印度政府人士表示,中國在8月上旬之前,向不丹表示可以提供100億美元的資金協助。據悉是包括了無償援助、低息貸款和直接投資的一籃子計劃。中國似乎為打開穿越西里古里走廊的道路,提出了鉅額資金援助。
能印證這一消息的是,不丹的對華批評降低了調門。8月11日,會晤印度外交部長斯瓦拉吉的不丹外交部長多爾吉(Damcho Dorji)僅僅表示:「希望和平且友好解決洞朗地區局勢」。
此外,8月訪問新德里的尼泊爾總理謝爾·德烏帕也強調了在中印之間的中立立場,但印度方面將國防合作的表述硬加入了協議文件。在中印對峙的2個半月內,中國和印度競相在經濟和軍事上擴大對周邊國家影響力的局面再次浮現。
不會休戰的印度洋角力遊戲
人口分居世界第1和第2、經濟規模居亞洲第1和第3的兩國正在以亞洲為舞臺,展開一場大幅改變亞洲地緣政治平衡的角力遊戲。
中國提出通過陸路向歐洲、通過海路向非洲擴大影響力的「一帶一路」戰略,正在接近印度的周邊國家。在斯里蘭卡,中國提供資金建設了漢班托特港,並簽署了99年的租借合同。在巴基斯坦,基建項目「中巴經濟走廊」作為一帶一路的一部分正在建設當中。巴基斯坦南部的瓜德爾港( Gwadar Port)也由中國建設,有人開始擔憂中國可能將其用於軍事。
另一方面,印度也尋求主導緬甸實兌港(Sittwe Port)的擴建和百力瓦(Paletwa)的內陸港建設,同時與尼泊爾和斯里蘭卡等周邊國家加強經濟上的相互依存關係。此外還將增強海軍,努力維持在印度洋的制海權。
中印角力遊戲有可能日趨激烈。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年內進入第2任期的可能性很大。此外,印度總理莫迪在2019年大選後進入第2任期也是大概率事件,兩人都是過去數十年裏最具凝聚力的領導人。
因此,雖然中印通過私底下的談判,在7月就結束對峙達成了協議,但遲遲沒有公佈或將失去國民支援的和解協議。
中印在8月底之前結束了洞朗對峙,兩國首腦也帶著笑容握了手。但兩軍再次回到緊張的對峙,或許就在並不遙遠的未來。印度一名政府相關人士表示,兩軍後退的距離僅為各自100米,至今仍分別有300人左右維持著警戒態勢。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新德里支局 黑沼勇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