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將8·15定為「終戰日」?
2018/08/15
小西表示,「最終認為,能夠作為新時代到來的日子而被眾多國民所接受的,只有8月15日」。
作為委員們的整體意見而於1982年3月提交了報告,之後在國會通過。報告中未加入當初執政黨要求寫入的內閣成員正式參拜靖國神社的內容,因此在野黨方面也沒有出現太大的反對聲。
提問的在野黨議員表示,「這篇文章真是‘高智商犯罪’。應當發誓再也不發動戰爭」。小西的上司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這是誇獎的話」。
日本人的終戰觀與昭和天皇的「玉音」是分不開的。在昭和之後的平成時代(1989年至今)即將落下帷幕的今天,日本國民已經自然地將8月15日作為回顧戰爭的日子。小西認為,「相比更嚴謹的歷史日期,重視祈禱和平才是正確答案。因為即使經歷過戰爭的人減少,對和平的期盼也是不會變的」。
「全國戰歿者追悼會」的歷史
日本政府主辦的「全國戰歿者追悼會」的歷史可追溯到《舊金山對日和平條約》生效、聯合國結束對日佔領的1952年。
當時的舉辦日期並非8月15日,而是5月2日,會場為東京新宿御苑。之後要求政府繼續舉辦的呼聲很強,但由於新憲法規定政教分離,會場選擇等討論未能達成一致,導致追悼會中斷了10年以上。
最終,1963年首次在8月15日以不伴隨宗教儀式的形式,在日比谷公會堂舉行了追悼會。1964年應「遺屬要求」,將靖國神社作為會場,但是遭到強烈批評,1965年之後在日本武道館舉行追悼儀式成為慣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