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日本癡呆者資産將達215萬億 或成死錢

日本癡呆者金融資産將達215萬億 或成"死錢"

2018/09/21

PRINT

          

  不僅是老年人的消費減少,如果癡呆症患者的股票等投資被凍結,原本就比歐美少的日本風險資金也將進一步縮水,推動經濟增長的投資本金有可能逐漸減少。此外,還可以預想到房地産交易出現停滯。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星野卓也表示,「通過投資獲得的收益用於消費等的迴圈被切斷,有可能構成GDP的下行壓力」。

          

  對策之一是普及成年人監護制度。有些人因癡呆症等導致判斷能力不充分、難以做出決策,成年人監護制度就是為了保護這些人的財産而設立。監護人有權從被監護人的帳戶裏取出資金。  

 

       

  不過,現階段日本僅有約21萬人利用這一制度,還不到癡呆症老年人的5%。由於家庭人口減少,癡呆症患者身邊往往缺乏擔任監護人的親屬。如果以律師等專業人士作為監護人,最低需要每月支付2~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31.6~1847.5元)的報酬,對於收入和資産較少的老年人構成巨大負擔。

          

  儘管有必要增加親屬和專家以外的人以無償形式擔任的市民監護人,但監護人除了需要向家庭法院報告被監護人的狀況等之外,還面臨著處理被監護人的借款償還問題、房租滯納問題等預料之外的工作,負擔並不輕。

                  

  同時,有很多老年人表示,「無法相信」既不是親屬又不是專家的人。因此,日本全國銀行協會、法務省、金融廳等展開磋商,出台了既能防止監護人的違規行為、同時易用性又好于目前的存款服務的機制。

                  

  在存款管理方面下功夫

                   

  新機制下,老年人的銀行帳戶被劃分為投資用帳戶和生活資金用帳戶。投資用帳戶的銷戶和轉入轉出由金融機構和家庭法院等進行嚴格審查。另一方面,監護人從生活帳戶取款的自由度將比目前提高,同時允許使用網銀。如果金融機構積極引進這些服務,可能有助於普及市民監護人。

        

看護設施裏的護士(左)和癡呆症患者(資料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1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4
投票總數: 1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