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摸索從「競爭」轉向「協調」
2018/10/11
隨著經濟增長,中國開始把目光投向海外。加速開展海洋戰略,與鄰國日本産生了對立。中國有時將反日作為釋放貧富差距等國內不滿的發洩口。
2012年日本政府對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實施國有化後,兩國的對立激化,未能舉行首腦會談。2014年借助在北京舉行亞太經濟合作組合(APEC)峰會之機,安倍晉三與習近平舉行了會談,以此次會談為轉機,最終形成了現在關係改善的趨勢。
![]() |
中日兩國經濟上的相互依賴關係無法忽視。2017年中日的貿易總額同比增長9.8%,達2968億美元。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對象,日本是中國的第2大貿易對象(僅次於美國)。在人員往來層面,2017年訪日中國遊客達到創歷史新高的736萬人次。
![]() |
![]() |
中日將在兩國間推進的經濟合作擴大至第3國,推動關係改善。安倍晉三與習近平會談時指出,「世界第2和第3大經濟體有責任共同努力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繁榮」。5月在李克強總理訪問日本時強調,「在日中關係重新揚帆起航時,雙方有責任把競爭轉為協調,從今天開始進入協調的時代。」
中國在面臨著經濟減速和環境問題等課題的情況下,儘量避免與包括日本在內的周邊國家産生不必要的摩擦。與美國川普政權的貿易戰也是中國接近日本的原因之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