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社會被打破的「禁忌」
2020/05/29
南韓最大報紙《朝鮮日報》在社論中斷言「市民團體將全民性的願望作為藉口,從某個瞬間開始,與‘解決問題’相比,變得更重視‘維持問題’和滿足私欲」。「不斷被(支援團體)利用」這一李容洙的呼籲似乎也凝結在這裡。
關於日韓慰安婦協議,當時仍健在的47名前慰安婦中有35人通過財團拿到了日本政府的現金。但在文在寅政權下,財團被決定解散,日韓共同的支援項目被叫停。
在南韓,批評前慰安婦和支援團體這一「禁忌」被打破,是因為當事者的決心和行動。革新派執政黨將保守勢力對尹美香等人的追究視為「親日派勢力的謀略」,拼命將問題引向讓保守派和革新派對立的局面。但是,面對不斷噴湧的疑惑,革新陣營內部也發出要求查明真相的呼聲。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峯岸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