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3.5萬名新冠患者居家療養
2021/05/18
由於新冠疫情擴大,日本各地被迫居家療養的人急劇增加。因病床不足,存在重症化風險的人無法住院治療。醫生出診和線上診療等措施也沒有充分發揮作用,在居家療養中死亡的例子較為突出。在第4波疫情來襲、變異病毒感染擴大的背景下,包括解決根本性問題「病床不足」在內,支援和救助感染者的「總動員」成為日本的當務之急。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顯示,4月7日全日本的居家療養人數為7269人,到5月12日達到3萬4537人,約1個月時間裏猛增至4.7倍,人數逼近第3波疫情的峰值3萬5394人(截至1月20日)。與第3波疫情不同的是,傳染性強、存在病情迅速變化風險的變異病毒也開始在地方擴散。如果各地因病床緊缺而無法住院的感染人數增加,那麼在療養中死亡的人數就有可能在全國範圍內增加。
![]() |
情況最為嚴重的地區是大阪府。3月以後第4波疫情來襲,單日新增感染人數持續超過1000人,在這種情況下,包括暫時無法入院而在家等待的人在內,共有18人死在家中。遠遠高於第3波疫情時在家死亡的人數(1人)。
大阪府相關負責人表示,「病床使用率很高,無法確保收治患者的醫院。無法詳細確認居家療養者的身體狀況,無法應對病情突然惡化的病人」。據大阪府稱,截止到5月15日,居家療養人數已達到1萬3449人,約為第3波疫情高峰期1月下旬的5倍。因無法確定治療方針而「正在協調住院和療養等」的患者大幅增加。
兵庫縣神戶市健康局稱,「目前處於血氧飽和度低的病人也無法住院的危機狀況」。據悉,血氧飽和度低於93%時,有可能陷入呼吸衰竭,需要住院治療,但該市內血氧飽和度為80%水準的病人每天新增60~70人,只有10~15人能夠住院。
大阪府為了解決問題而于4月28日把為居家療養者進行線上診療的醫療機構增加6成,達到約450個。由醫生詢問患者的症狀,並開出退燒藥等處方。大阪還推行另一項舉措,由醫生為夜間和休息日身體狀況突然發生變化的居家療養者出診,為其輸氧或進行藥物治療。
![]() |
保健中心的工作人員忙於確認居家療養者的身體狀況等(名古屋市中川區) |
但是線上診療的使用情況尚無法掌握。隨著感染人數增加,由保健所向居家療養者詢問情況的工作容易出現延遲。大阪府相關負責人呼籲稱,「如果感染人數不減少、病床短缺得不到緩解,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5月12日列入緊急事態宣言對象的愛知縣情況也很嚴峻。據愛知縣統計,截至5月13日居家療養者達到3425人。雖然已在酒店確保了1300個房間作為住宿設施,但實際接收人數不到300人。受接送入駐者的車輛等限制,擁有805個房間的名古屋站前的酒店一天最多也只能新接收約40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經亞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瓊斯指數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時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綜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數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紐約黃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