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文學這樣走向世界
2023/10/05
瑞典學院將於5日晚公佈諾貝爾文學獎。在日本人中,這十幾年來村上春樹一直被寄予厚望。背後很大一個原因是村上的作品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翻譯出版,摘得了很多在海外具有一定權威的文學獎。那麼,村上的作品在各地的翻譯是如何進行的,村上文學又是如何成為「世界文學」的呢?
![]() |
基於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日本文學翻譯作品資料庫》的數據繪圖 |
走進英語圈成為「世界文學」的立足點
現代作家要想獲得世界知名度,其作品以英語出版非常重要。村上的作品從1980年代後半期到90年代相繼被翻譯成英語。熟悉英語圈對村上作品接受情況的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David Karashima評價説:「(村上作品)在獨創性的同時,具有美國文學和世界文學的根基。存在容易與英語圈讀者共用的基礎,而且還帶來了當時英語圈作者所沒有的東西」。
另一方面,當時的英語圈讀者得到的Haruki Murakami(村上作品)與日語原文存在差異。1989年在美國出版的《尋羊冒險記》取消了1970年代的時代設定,《奇鳥行狀錄》則在進行刪節的同時,調整了章節的順序和合併。Karashima教授在著作《我們是正在讀村上春樹的人》中採訪了當時的相關人員。他表示,大膽的改編是為了吸引那些追求同時代性、對難以長時間閱讀的翻譯敬而遠之的美國讀者。村上本人也意識到這種情況並同意了這些變更。
![]() |
英譯版的《奇鳥行狀錄》 |
村上的作品在英語圈取得成功,這也成為走向世界的立足點。Karashima教授説「在美國,村上春樹曾經是‘在美國很受歡迎的日本作家’,而現在則被定位為國際作家」。不過,近年來,據説編輯上的變更正在減少。
在歐洲不等英譯就被出版
「在歐洲,尤其是在德國、丹麥、波蘭等地,村上文學的人氣很高。很多人喜歡其作品風格,也有讀者從他作品中的魔幻現實主義要素感受到魅力」。參與將村上作品翻譯成波蘭語的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Anna Zielinska-Elliott指出,從1990年代開始的歐洲初期的翻譯,大多是來自英語的重譯。因為出版社是從英譯本開始了解到村上作品,因此,對將英譯本作為「原創」翻譯成本國語言並沒有抵觸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