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開發國家的主導下,刺激因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減速而被拖後腿的世界經濟」,這是在5月下旬的七國集團首腦會議(伊勢志摩G7峰會)上日本打算實現的「增長協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認為,「為重新激活世界經濟,還需要與加速結構改革相配合的靈活的財政刺激」。這是因為,過度依賴貨幣政策的政策運作已經遇到極限。在4日的日德首腦會談上,安倍向德國總理梅克爾強調了靈活的財政刺激的必要性。但是,僅僅就在G7峰會之前繼續展開討論這一點上達成了一致看法。
關於這一點,市場有觀點指出,「令人擔憂的是,美歐不啟動財政刺激,只有日本單獨進行財政刺激,進而有可能獨自承受日元升值壓力」(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熊野英生)。這或許是基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孟岱爾等人的「孟岱爾-弗萊明模型」得出的看法。在類似日本的浮動匯率制情況下,旨在擴大財政支出的國債增發有可能通過長期利率的提高,招致本國貨幣升值。
日本在財政政策上唱「獨角戲」?
日本銀行強有力的貨幣寬鬆試圖抑制長期利率的上升,但有觀點認為,有可能陷入熊野擔憂的事態,或許目前已經造成了日元買入壓力。為了避免日本在財政政策上唱「獨角戲」導致的日元升值,各國需要攜手進行財政刺激。這樣一來,就不會只有日元面臨升值壓力,但是否果真如此呢?
由於來自「ABCD」這4個方向的日元升值壓力,日本的股價和實體經濟在今後一段時間內或將面臨逆風。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清水功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