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股市「尺規」——日經平均股指70年
2020/12/03
後來日經平均股指明顯擺脫股價低迷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2012年底第2次上台的時任首相安倍晉三的經濟政策産生期待。日經平均股指在2012年以後連續6年上漲,2017年收盤價是26年來首次突破2萬點。2017年美國總統川普就任以後,中美對立左右著行情,不過日經平均股指持續反彈。
指數商品也不斷滲透
除了起到顯示行情熱度的「尺規」作用,日經平均股指還開始被用於金融産品。1982年,與「標準普爾500指數」聯動的期貨在美國上市,以股價指數為基礎的金融産品作為投資者的投資手段而固定下來。
由於這種趨勢,1986年9月,日經平均股指期貨在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現為新加坡交易所)上市。這是亞洲最早的股價指數期貨,1988年9月還開始在大阪證券交易所(現為大阪交易所)交易。不僅是在亞洲,1990年9月還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上市,最近於2019年在巴西的B3交易所開始交易。
除了交易所的期貨交易之外,1980年代還出現了採用指數的投資信託以及「結構性債券」、「認股權證」等。
現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對個人投資者而言已近在咫尺,而與日經平均股指聯動的商品在2001年7月就已推出。日本國內的投資管理公司相繼推出了與日經平均股指聯動的ETF。2020年11月,大和投資管理公司還推出了「iFree ETF 日經225(每年四次結算型)」。與日經平均股指聯動的日本國內ETF已達到10個。凈資産餘額合計超過16萬億日元。近年來,在英國、法國、德國、中國及以色列等國,作為投資日本股票手段的代名詞,日經平均股指聯動型ETF問世。
隨著投資者運用需求高漲,2010年代以後又誕生了基於日經平均股指的家庭指數。2011年6月,開始計算並發布根據日經平均股指而波動、波動率為日經平均股指2倍的「日經平均槓桿指數」及反向波動的「日經平均反向指數」等投資戰略指數系列。與這些指數聯動的ETF作為個人投資者資産運用工具而固定下來,持續至今。
日經平均股價指數:
日本經濟新聞社(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根據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第1部上市的225只股票的股價計算出來的指數。1950年,東證開始計算指數,之後由日經接手。兼顧電子設備及化學等行業平衡,由流動性強的股票構成。
日經平均股指用按照修正票面價值換算的各股票股價總額除以除數而得出。盡可能不讓股票分割及合併等表面的股價變動影響指數。實時動態及股票更換等資訊可通過「日經平均Profile」(https://indexes.nikkei.co.jp/)進行確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