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股市/外匯 > 日本股市「尺規」——日經平均股指70年

日本股市「尺規」——日經平均股指70年

2020/12/03

PRINT

 

       1985年,日經平均股指開始按分鐘實時計算。在低利率之下,資金湧向了股票和土地。雖然存在因1987年黑色星期一(19871019日的股災)的影響而暴跌的情況,但到1988年首次突破3萬點,上漲勢頭強勁,在1989年最後一天收盤為38915.87點,創出歷史最高點。

 

1989年日經平均股指創出史上最高值(1989年12月29日,東證交易所)

 

       1990年代

 

       1990年強勁的行情明顯改變。彷彿是預見到房地産貸款的總量限制和央行貼現率提高的影響,日經平均股指在年初的頂峰後開始下降,全年大幅下跌15067.16點(38.71%)。1992年收盤跌破2萬點。

 

       1990年代後期,泡沫經濟崩潰導致金融機構的不良債權問題表面化,三洋證券、北海道拓殖銀行、山一證券、日本長期信用銀行和日本債券信用銀行等相繼陷入經營破産,日經平均股指到199810月下跌至12879.97點。

 

        2000年代

 

        2001年美國發生了「9·11」恐襲事件。912日的日經平均股指比前一日下跌682.85點(跌幅為6.63%),跌破了1萬點。不過,2003年理索納銀行的實質國有化和時任首相小泉純一郎的改革路線獲得市場的好評,2005年全年上漲逾4成。海外投資基金的「積極股東」崛起。

 

        由於美國雷曼兄弟經營破産,2008年日經平均股指再次跌破1萬點,到雷曼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顯現出來的20093月,日經平均股指跌至7054.98點,創出了泡沫經濟崩潰後的最低點。

 

 

       2010年代

 

       股票交易邁向高速化,2010年日經平均股指的實時計算改為每隔15秒,2017年起縮短為現在的5秒間隔。

 

       2011年發生東日本大地震,之後的315日下跌1015.34點(10.55%)。由於核電站事故,創出排在歷年第3位的下跌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0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1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