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回歸新興國股市
2022/12/06
投資資金正在回歸新興市場國家股市。美國MSCI的新興市場指數(按當地貨幣計算)11月上漲11%,創出2009年5月以來、13年半來的最大單月漲幅。美元快速升值告一段落,籌集美元資金的新興市場國家企業的債務危機緩解。較高的增長力受到期待,另一方面,該指數仍比頂峰下跌27%。存在股價受美國貨幣政策影響的情況,能否持續上漲難以預料。
MSCI的新興市場指數11月漲幅高於已開發國家指數(5%)。新興市場指數2021年2月創出最高點,隨後截至10月下旬持續下跌,跌幅達到35%。這是超過美國IT泡沫破裂期(2000年前後)的新興市場國家股市的「最長熊市」(美國摩根士丹利)。
![]() |
11月的漲幅僅為之前跌幅的3分之1左右,股價反彈的背景是美元快速升值告一段落。顯示美元綜合強弱的美元指數相比創出10年新高的9月底下降了8%。
從新興市場國家的企業來看,按利率低的美元籌集資金的比率較高。美元升值會導致事實上的利息支付負擔增加。美元停止升值,新興市場國家企業財務惡化的隱憂暫時緩解。
在新興市場國家,隨著自身貨幣貶值踩下煞車,源自進口産品上漲的通貨膨脹壓力也將減弱。為遏制物價上漲而進行的加息導致經濟放緩的隱憂也已減弱。
![]() |
與經濟的增長潛力相比,新興市場國家股市的低估值也在加強。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顯示,新興市場國家(含發展中國家)的實際GDP增長率2023年將達到3.7%。與增速降至1.1%的已開發國家的差異日益明顯。
此前新興市場國家的股市也表現疲軟。美國標普500指數2022年下跌,但仍比2020年底上漲8%。新興市場指數則下跌18%。
能源依靠進口的部分新興市場國家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有經濟波動的風險。即便如此,股價比較低且隨著人口增加等將實現增長的新興市場國家似乎仍有一定的投資價值。三井住友德思資産管理公司的村井利行指出,「受自身內需驅動,在增長預期下資金容易流入」。在運營中長期資金的投資者之間,想避免錯過新興市場國家投資機會的趨勢開始抬頭。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