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資金回歸日本股市
2023/05/11
海外資金流入日本股票的勢頭正在加強。東京證券交易所日前公佈的各投資部門買賣動向顯示,海外投資者4月凈買入2.151萬億日元股票現貨。凈買入額按月度數據來看創出5年半以來的高點。旨在糾正低估狀態的變革的氛圍得到重新審視,日本銀行(央行)維持大規模貨幣寬鬆姿態,這也帶來了安心感。對美國經濟減速的擔憂仍然存在,如果日元兌美元升值的情況繼續下去,會産生日股買入勢頭停止的風險。
在5月9日的東京股票市場,日經平均股價指數大幅反彈,收盤比前一天上漲292.94點(1.0%),收於29242.82點,漲至2022年1月5日以來的最高水準。一家外資證券公司的交易員表示,從開盤時創出的當日最低點開始幾乎一路上揚,「隨著擺脫箱體區域,投資者開始進行空頭回補(賣出空倉)」。日經平均指數按美元計算也刷新了2023年初以來的高點。
行情的復甦由海外投資者推動。東京證券交易所透露,海外投資者在4月第4周(24~28日)凈買入1458億日元。買入額連續5周超過賣出額。4月的凈買入額創出2017年10月(2.2325萬億日元)以來的新高,基本上抵消了美歐銀行暴雷導致避險情緒加強的3月的凈賣出額(2.2503萬億日元)。
重新審視日本股票的推動因素是旨在擺脫「萬年低估」的措施。3月底,東京證券交易所為了改變股價跌破每股凈資産、PBR(股價凈值比)低於1倍的情況,請求上市企業在意識到資本成本的前提下推進經營並公佈改善方案等。
與此相呼應的行動已開始擴大。4月下旬,JVC建伍推出了力爭「早日實現PBR超過1倍」的中期經營計劃和股票回購,股價隨後大漲近4成。清水建設4月下旬宣佈了上限200億日元的股票回購和積極壓縮政策性持股的方針。該公司的股價上漲了10%。
在東證主要(prime)市場,即使以9日收盤價為準,仍約有860隻股票的PBR未達到1倍,佔整體的47%。瑞士資産管理巨頭百達資産管理公司(Pictet Asset Management)的聯席首席執行官(CEO)艾思安(Sébastien Eisinger)表示,「有相當數量的公司的股價低於帳面價値,對此很感興趣,我認為存在有價值的公司。對我們來説,這是(投資的)良機」。
從4月的漲幅來看,東證股價指數(TOPIX)上漲了2.7%,而美國標普500指數和歐洲的斯托克600指數的漲幅在1%區間,東證指數顯得更為堅挺。在此前的1~3月,東證指數僅上漲5.9%,落後於美國的7.0%和歐洲的7.8%。
4月訪日的美國著名投資家華倫·巴菲特表示增持日本5大商社股票,對日股表現出積極的態度,這也推高了海外投資者的關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