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約700萬人。選擇考研等進一步深造的學生也在增加。原因是有研究生文憑更容易找到好的工作,待遇也更高。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讓自己的學歷看起來更體面。
早稻田大學負責留學生入學考試的國際入學擔當事務局課長玉田正樹承認,「確實有中國留學生想獲得早稻田研究所的最終學歷」。這樣一來,就可以在並不滿意的中國大學學歷上重新塗上新的一頁。行知學園的楊校長説,瞄準東大和早稻田研究所的很多學生希望實現「逆襲」。
日本大學的魅力所在
失意的中國學生們希望在日本實現「復活」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大學入學考試的競爭之激烈。每年6月實施的全國統一高考可謂是一考定勝負。不像日本那樣,各個大學都有各自設置的多個考試日,而且能夠自由選擇。
 |
早稻田大學在中國國內擁有超高的知名度 |
熟悉中國入學考試的京都大學研究所副教授南部廣孝強調:「(中國高考)每年只有1次,考試分數的高低決定了可以進入的大學」。據稱,在每年有約900多萬人參加的統一考試中,甚至有人因精神壓力過大而在考場昏倒,幾乎每年也都能查出作弊等違規行為。這一過熱情況甚至成為了中國的社會現象之一。
中國高考之所以被炒得如此火熱,是因為大學的牌子與畢業後的就業方向直接掛鉤。南部指出「(中國)各所大學的排名和檔次一目了然,進入哪個大學基本也就決定了就業單位」。
中國的大學根據錄取分數線的高低被明確劃分為一本、二本、三本。例如,一本包括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二本包括上海理工大學,而三本則包括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和上海工商外國語學院等學校。希望進入優秀企業的學生自然都瞄準了一本大學。
 |
北京大學 |
「與中國(激烈的入學競爭)相比,日本的機會更多,這也是吸引中國留學生的魅力所在」,每年為2500名中國學生提供赴日留學仲介服務的樂商日本的社長袁列如此表示。比如,日本每個大學和專業都分別舉行入學考試,而且面向留學生的考試種類也很多。他指出,「日本面向留學生的考試綜合評價筆試、面試和日語能力等成績,因此就算某一項存在不足,只要在其他方面多加努力,就有可能考上」。另外,與赴歐美相比更低廉的留學費用也是優勢之一。
隨著希望進入日本的大學或研究所學習的中國留學生的增加,日本預備學校相關業界也是一派火熱景象。運營資格考試學校的東京Abitus公司在2015年1月開設了專門面向中國人的預備學校「思得學園」。該公司旗下還經營著日語學校,社長三輪豐明表示「如今正是商機」。該校聘請的教師不少是就讀於東京大學、一橋大學和東京工業大學等的中國籍在校生,希望把運營資格考試學校的經驗運用到預備學校的辦學中。
2016年3月,思得學園的第1期40名學生畢業,近9成考入了日本關東地區的5所私立名校(即明治大學、青山學院大學、立教大學、中央大學、法政大學),更有學生考入了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以及京都大學等一流大學。
思得學園的經理助理徐樞捷表示,與從中國的二流大學畢業相比,從日本的私立名校級別的大學畢業的學生在求職時能獲得更高的評價。
日本大學面臨的尷尬
不過,在日本的頂尖大學受到中國留學生追捧熱潮的背後,日本名牌大學的國際地位卻長期處於下滑態勢。發佈大學排名的專業機構、英國雜誌《泰晤士高等教育》6月發佈的最新亞洲大學排行榜給日本的大學相關人士帶來了不小的衝擊。2015年曾排在第1位的東京大學跌落至第7位,而京都大學也從第9位降至第11位。另一方面,中國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2所大學則躋身前5,實現了逆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