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7%的人跳槽後漲工資
2019/08/22
日本厚生勞動省8月21日發佈的2018年雇用動向調查顯示,跳槽後工資上漲的人的比率提高0.6個百分點,增至37.0%,達到有可比較數據的2004年以來的最高水準。跳槽後工資上漲1成以上的人佔25.7%。在人手短缺的背景下,企業上調工資以確保必要人才的動向出現增強。此前,即使跳槽工資也難以上漲,勞動力供需市場出現變化跡象。
截至2018年1月1日,日本的勞動力總數同比增加27萬人至4970萬人,跳槽至目前工作的人為495.5萬人,佔整體的10%。
![]() |
從年齡層來看,20~24歲勞動者工資上漲的比例最高(48.6%),然後是19歲以下(48.5%)。不過35~39歲和40~44歲也分別有39.5%和41.4%的人跳槽後漲工資。即使超過被視為跳槽分界線的35歲,也能以好條件跳槽的人出現增加。
一方面,跳槽後工資下降的人也比上年增加1.2個百分點,增至34.2%。50歲以上勞動者跳槽後工資下降的比例尤其高。日本厚生勞動省分析稱,「退休後跳槽的高齡者出現增加」。
從就業形態來看,跳槽後工資上漲比例最高的是臨時工,41.8%的人漲工資。包括正式員工在內的全職勞動者跳槽的情況下,39.7%的人漲工資。
在臨時工等較多零售等行業,為了確保人手而提高工資的舉措接連不斷。永旺旗下的食品超市Maruetsu 6月為東京都新宿區的新店招工時,在限定期限的條件下給出了1500日元左右的時薪,創該公司時薪最高水準。中型超市Mamimart也在鐵路沿線的店舖提高了時薪。
從國際社會來看,日本被視為跳槽後工資難以上漲的市場。日本瑞可利職業研究所(Recruit Works Institute)等 2015年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美國等主要13個國家跳槽後平均有57%的人工資上漲,而日本僅為23%。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