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日本企業又怎麼做的呢?生産住宅門的LIXIL集團的大連工廠以1個月單位,將工作的改進程度反映到工資中。
此舉是針對希望成果馬上得到認可的Y一代所做的嘗試,不過這種情況僅佔少數。如何培養具有潛能的人才?對於大多重視資歷和經驗的日本企業來説,這些因素似乎成為錄用後的障礙。
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的首席研究員鐘鳴認為:Y一代的成功觀和上一代人不同,他們不太看重金錢。其特點是希望做與眾不同的事。因此不應該依賴高薪來留住優秀人才,而是要讓他們知道「這個崗位有助於他們自我提升」。在學生中,這一點做得比較好的歐美企業要比日本企業更受歡迎。
另外,中國「Y一代」與日本的同齡人也存在很大不同。中國的年輕人志向更遠大,在日本約有20%的年輕人認為自己肩負著國家發展的重任,而在中國,這一比例達到60%。
人才派遣公司中智上海外企服務公司的招聘服務中心經理朱詩勃認為,中國「Y一代」願意在職場上表達自己的觀點,也喜歡思考如何改進工作。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獲得豐富的創意,開始召集年輕人開展頭腦風暴。
不過,在面試中,中國「Y一代」經常會詳細詢問「工作辛苦嗎?」、「薪資多少?」等問題。這很容易讓人誤解中國「Y一代」很自私。其實他們只是有什麼疑問馬上提出來而已。中國「Y一代」非常重視工作的「成就感」。只要企業適當進行引導,他們就會專注於工作。不過,中國「Y一代」不太擅長團隊合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