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守住服裝工廠嗎
2017/08/18
除了懸掛系統之外,晨風還將啟動各作業的自動化。口袋和鈕扣的安裝、後背的布料的縫合等將實現半自動化,一個人即可完成以往需要多個人承擔的工序。自動化設備大部分是與企業攜手開發的訂製産品。
這種趨勢出現的背景是中國的人工費上升。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度,中國的每月的人工費已突破400美元,達到作為競爭對手崛起的越南的2倍、孟加拉國的4倍的水準。今後中國的人工費預計維持每年10%以上的增速,從中國遷走的服裝企業正在增加。
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統計顯示,中國的服裝出口額2015年達到1750億美元。雖然佔到世界的4成,但出口額本身比2014年減少6%。另一方面,孟加拉、越南和柬埔寨等國正在增長。這被認為是將服裝生産從中國轉移至新興市場國家的生産基地的結果。
![]() |
但另一方面,有觀點認為目前在中國生産的綜合成本更低(晨風集團懂事長尹國新)。在長期從事服裝代工的中國,熟練度帶來的高作業效率以及高品質正日趨突出。此外,不但布料工廠很多都在中國,同時作為消費地,中國的存在感也在日趨加強,無論是原料採購,還是産品的銷售,中國都具有能降低物流費的優勢。
中國最大羽絨服製造商波司登為了維持在中國國內的生産,也將推進自動化。雖然波司登商討部分在越南等國生産,但該公司CEO高德康指出中國國內的生産也不可或缺。波司登目前自動化率為20%左右,但高德康表示在數年後將提高至50~60%。波司登計劃除了布料的剪裁機和羽絨充填機實現自動化之外,在物流方面,商品的分揀等方面也將積極利用機器人。
在中國,一些布料工廠也在逐漸向海外轉移,快速增長的「H&M」等自有品牌服裝專業零售商也始終追求降低成本,像「候鳥」那樣將生産地轉移至低成本國家的趨勢正在加速。長期與中國工廠合作的優衣庫中國的相關人士指出,「工廠的危機感相當強」。中國能否守住服裝工廠似乎正迎來關鍵時刻。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岩戶壽 東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