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0萬家便利店混戰 日系加強攻勢
2018/09/25
另外,這些店舖過於注重「無人」,銷售的商品以隨處可見的國産品牌為主。通過新奇來吸引顧客的時期逐漸結束。
![]() |
出現停業店舖的簡24(上海) |
不過,中國便利店的市場擴張階段預計仍將持續,在無人店以外的領域競爭也越來越活躍。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統計,中國大陸2017年的便利店數量比2016年增加1.2萬家,達到10.6萬家,市場規模擴大到1905億元。在日本,一般情況下每家便利店的商圈縮至2000人後就開始飽和,但在中國,即便是開店競爭非常激烈的上海,這一數字仍有3200人,還有很大的開店空間。
新興便利店「便利蜂」設置專用區域,在玻璃櫃裏內出售炸雞和關東煮等。中國便利店中,吸收陳列方式和特有商品等日系便利店長處的傾向加強。自2000年以後,擴充自有品牌的動向在日本擴大,中國也在逐步迎來競相推出獨創商品的時代。
中國的無人便利店儘管在運營上陷入了苦戰,但在想像力方面走在日本的前面。未來可能在海外也成為日本企業的強大競爭對手。
日系便利店加強攻勢
日本大型便利店也將在中國大量開店。羅森計劃2018年在中國新開設800家店,創歷史新高。此外,全家計劃開設300家以上,7-11也將開設200家左右,預計3家合計新店數量將創出歷史新高。
![]() |
日系便利店正在提高聚客能力。除了炸雞和關東煮等收銀臺旁陳列的商品之外,還將擴充便當和點心等自有商品。日系便利店的陳列方式和商品與千篇一律的當地店舖之間的差異正在成為其優勢。此外,訪日旅遊熱潮等對日本品牌的支援也構成利多。
1990年代正式進駐中國的日系便利店曾受到虧損困擾,但後來開始完善體制,包括指導工廠和店舖的人員等。羅森社長竹增貞信表示,「如果不掌握市佔率,就無法作為勝利者生存下去」,強調採取進攻姿態。
中國當地連鎖企業也展開開店攻勢,例如最大的便利店企業美宜佳僅2017年就開設約2300家新店。圍繞中國便利店的競爭將以數量與品質、最新技術為核心進入新階段。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松田直樹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