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追趕日歐?中國機器人企業這樣説
2018/10/08
記者:技研新陽集團整體有多少台機器人在運作?
劉炎:有300~400台。年內將增加至1000台。本公司為了在集團內的工廠使用,自2013年開始研發機器人,2015年啟動生産和引進。
記者:加快研發和引進機器人的原因是什麼?
劉炎:因為工廠很難招到工人,人工費也在上漲。目前的人工費已幾乎達到了2008年的2倍。我們整個集團的員工數約為1萬人,但在新款智慧手機的電路基板交貨期臨近的時候,會出現3000人左右的人手不足。這些需要通過基於機器人的自動化來彌補。
記者:是否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
劉炎:有影響。比如,以出口為主、利潤不高的客戶不會再考慮新的設備投資,還會討論削減工廠。這都是負面影響。
相反,具有資金實力的客戶為了通過削減人工費來抵消貿易戰導致的成本上升,也可能增加設備投資。我認為,從整體來看,或許還是負面影響更明顯一點。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井澤真志 東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