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企業 > 中國汽車産業走向「智慧手機化」?

中國汽車産業走向「智慧手機化」?

2018/11/09

PRINT

日本記者看中國

      多部田俊輔:身著黃色和紅色制服的員工在工廠裏忙碌工作,人數之多讓人驚訝。他們有的制服上印有「DHL」字樣,不過這裡並不是德國郵政旗下的國際物流企業DHL的基地,而是美國通用汽車(GM)等企業出資、位於中國南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合資企業——上海通用五菱汽車的主力工廠。

   

      據了解,身穿藍色制服的五菱員工與DHL員工的人數比為4比1。DHL方面負責將必要的零部件以最準確的時間交給五菱的組裝人員。據説,借助這一舉措可以在組裝多種車型的生産線上減少零部件的安裝錯誤,壓縮零部件庫存。

     

物流企業DHL的員工在通用五菱汽車工廠參與生産

     

      這看起來像是將左右車輛製造成本的重要部分委託給了外部企業。不過,了解汽車行業的分析師提出看法指出,「汽車廠商不得不選擇將精力集中於自動駕駛和純電動汽車(EV)等新技術領域,或許是工廠的優先順序降低了」。

   

      在智慧手機和個人電腦等IT産品領域紮根的將「産品製造」委託給外部企業的業務模式是否將擴大至汽車領域?通用汽車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主要將DHL活用於「汽車的製造和組裝」,目的是讓本社員工集中於更重要的工作。可以説,汽車行業確實已逐漸出現變化的跡象。

   

      事實上,在中國快速增長的純電動汽車領域,已經出現了將製造業務委託給外部企業的動向。被稱為「中國版特斯拉」的新興純電動汽車廠商上海蔚來汽車(NIO)從夏季開始交付的SUV就是委託中國中堅汽車廠商安徽江淮汽車集團(JAC)生産。

   

      汽車行業重視安全性,因此要從零開始涉足並非易事。2014年成立的蔚來汽車為了儘早使業務步入正軌,決定將生産委託給江淮汽車。該公司把可以交給現有廠商的工作交出去,自身則專注於設計、與網路的協作以及純電動汽車的核心部分。也因此,該公司創業僅3年版時間就實現了産品交付。雖然也在建設自有工廠,不過IT行業出身的首席執行官(CEO)李斌並不拘于既成概念。

    

      「中國蘊含著巨大商機」,加拿大的大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國際的CEO唐·沃克(Don Walker)在與北京汽車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時這樣強調。麥格納不僅是一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還將業務領域向整車製造擴大,除了北京汽車外,還計劃從包括新興企業在內的廣泛客戶手中獲取純電動汽車代工業務。

   

      麥格納的嘗試與台灣鴻海的業務模式如出一轍。鴻海通過為美國蘋果和惠普等企業代工國際大品牌智慧手機和個人電腦而快速增長壯大。還有觀點稱,麥格納正在面向中國最大的網約車企業、推進自動駕駛等技術研發的滴滴出行開發純電動汽車。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鴻海的汽車版企業製造的滴滴品牌的純電動汽車將穿梭在中國的大街小巷。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國總局 多部田俊輔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4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