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企業 > 疫情催生中美科技獨角獸企業

疫情催生中美科技獨角獸企業

2020/07/22

PRINT

     

  中國運營科技資訊網站的36氪控股的統計顯示,在中國初創企業1~6月融資額排名前50中,基因分析和生物醫藥等醫療領域佔到整體的2成。從傳統行業來看,線上房地産仲介「貝殼找房」從騰訊控股等融資15億美元。

 

     

  對初創企業來説,經濟和社會的驟變期實際上是巨大機會。2003年「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流行時,阿里巴巴集團快速增長。由於外出受限的影響,網購迅速普及。在2008年的雷曼危機前後,優步(Uber)和愛彼迎(Airbnb)等相繼誕生。針對汽車和住房等,這些企業抓住從擁有轉向利用的趨勢,取得了增長的立足點。

      

  目前的新冠疫情也呈現類似狀況。調查公司CB Insights的數據顯示,4~6月全球風險投資為490億美元,同比減少13%,但面向借助疫情實現增長的企業積極投資的趨勢突出。在中國,資金流向有潛力的科技企業。在美國,已經形成了民間優秀人才和資金流向擁有革新性技術的企業的機制。因疫情而誕生的中美獨角獸有可能在不遠的將來改變相關産業的勢力格局。   

   

資料圖

      

  另一方面,日本只有3家獨角獸企業,大幅落後於中美兩國。如果無法培育出進行技術創新的初創企業,産業的新陳代謝將無法取得進展,國家的競爭力將不斷下降。日本國內初創企業投資額每年為4千億日元左右。日本Incubate Fund的村田祐介表示,「美國為14萬億日元,中國也超過10萬億日元,與日本不是一個量級」。

   

  日本要打開目前的局面,面臨的課題很多,不僅是資金,還包括放寬限制為無人機等尖端技術開闢道路、構建推動大學研究商業化的機制、培育創業者等。構建政府企業學校攜手推進創新的體制是當務之急。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鈴木大祐,藥文江,佐藤浩實 矽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