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小米看中國手機在日本的價格優勢
2021/03/12
在日本,這款小米手機最早由KDDI(au)在2020年9月推出。當初的價格為3萬8854日元,現在降為2萬9518日元(約合人民幣1769元)。
Fomalhaut董事柏尾南壯首先指出小米此款機型是6.6英吋的OLED顯示器,生産商為南韓三星電子,但並非美國蘋果的iPhone12等高端機型採用的樹脂基板,而是採用了在玻璃基板之上塗佈三原色發光材料的老式面板。
![]() |
Fomalhaut認為顯示器的成本約為45美元。由於採用玻璃,存在厚度和重量等缺點,但與樹脂基板的OLED(100美元)相比,成本大幅下降。與液晶(40美元)相比略微提高,但近年來隨著中國企業涉足,價格正在下降。
被認為與顯示器一起為小米此款手機成本削減作出貢獻的是SoC。
採用了美國高通的「驍龍(Snapdragon)765G」。柏尾表示,這種SoC「雖然不適合3D遊戲等複雜處理,但在智慧手機的一般使用中能發揮足夠的功能。
此外,柏尾表示這款小米手機「攝像頭的鏡頭數和像素並未降低,電池也配備了平均容量」。由於這款小米手機不支援5G通信之中尤其高速的「毫米波」的電波,天線的費用與4G沒有明顯差異。iPhone12系列僅面向美國市場支援毫米波,在日本等市場條件相同。
直接採用供應商提供的通信模組
與追求自主設計的蘋果和三星相比,「中國企業直接採用供應商提供的通信模組的情況很多」(供應商相關人士)等,有助於降低成本的簡潔設計也是特徵。
5G智慧手機剛剛在2019年問世,但「5G=高額」這種局面已經瓦解。
英國調查公司Omdia數據顯示,在世界5G智慧手機供貨中,400美元以下的終端在2019年幾乎不存在,但到2020年7~9月達到5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