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始著手改善地方債務問題。江蘇和新疆的地方政府已經明確表態,對於下屬基礎設施投資公司新發行的債券「不提供擔保」。在中國,類似投資公司依託地方政府的支援,輕易籌集資金,並不計後果地將資金投向基礎設施開發。而根據新方針,將通過增加債券發行的難度,來緩解地方政府的過剩債務和投資。
 |
在中國,可輕易籌集的資金導致了地方政府的過剩投資(上海市郊外) |
由地方政府出資成立的基礎設施投資公司在中國被稱為「融資平臺」。此前,地方政府大多在不明確表示提供擔保的情況下,讓下屬投資公司籌集資金,並代替其進行道路和公共住宅建設。12月17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政府100%出資的投資公司——烏魯木齊國有資産投資公司宣佈為保護投資者利益,將暫停10億元債券的新增發行。
此次債券發行被迫暫停的原因是,烏魯木齊市政府15日宣佈撤銷此前印發的「將2014年烏魯木齊國有資産投資有限公司公司債券納入政府專項債務的通知」。此次籌集10億元資金原本打算用於建設經濟開發區的道路,但即使建設道路也難以實現盈利,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援,債務償還將無從談起。之前已敲定買方,而且發行程式也已完成,但突然暫停發行。
就在幾天前的12月12日,江蘇省常州市政府下屬的投資公司——常州天寧建設發展公司也因政府宣佈不承擔償還責任而決定推遲債券發行。
在中國,地方政府原則上被禁止發行地方債,因此類似投資公司一直是地方政府變向進行基礎設施開發的主要手段。也因此,在中央政府難以完全掌握全貌的情況下,隱性貸款不斷膨脹。這也成為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地方財政的懷疑日益加深的主要因素之一。
為了對地方政府不透明的財政慣例「動刀」,中國財政部要求地方政府在2015年1月5日之前,弄清截至2014年底應償還的債務餘額,並申報相關金額。烏魯木齊和常州兩市的決定就是據此採取的措施。由於兩市明確提出不提供擔保,因此相關債務將不被作為地方債務來納入計算範圍。
但目前各方關注的是地方政府將如何處理存量債務。地方政府為了壓縮向財政部申報的金額,如果對存量債務也明確表示「不提供擔保」,必將遭到金融機構的反對,市場很有可能出現動揺。這是因為金融機構向類似投資公司提供資金的前提是能獲得政府的支援。截至12月24日,仍然沒有地方政府明確將如何對待存量債務。
中國國務院計劃在2016年左右禁止地方政府下屬的投資公司進行融資。與此同時,將在一定條件下解禁發行地方債。今後地方政府將能直接通過發行地方債來籌措財政資金。
在引進市場紀律之後,由於資金層面的制約,地方的基礎設施投資公司將越來越難以像過去那樣不考慮盈虧進行大規模投資。作為與民間住宅投資並駕齊驅的增長火車頭,地方的基礎設施投資在明年以後必將進一步減速,這也可能對中國經濟增長構成下行壓力。
(土居倫之 上海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